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出自哪里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哪篇文章( 二 )


29、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 。
30、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 。
31、曾:同“增”,增加 。
32、能:才干 。
33、恒:常常,总是 。
34、过:过错,过失 。
35、困于心:在内心里困惑 。
36、衡于虑:思虑堵塞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
37、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
38、征于色:面色上有征验,意为面容憔悴 。征,征验,征兆 。色,颜面,面色 。
39、发:流露,显露 。发于声:言语上有抒发,意为言语愤激 。
40、而后喻:然后人们才知晓他 。喻,知晓,明白 。
41、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 。
42、法家:坚守法度的大臣 。
43、拂(bì)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同“弼”,辅佐 。
44、出: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外 。
45、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 。
46、外患:来自国外的祸患 。
47、恒:常常 。
48、亡:灭亡 。
49、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 。
50、死于安乐: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出自哪里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哪篇文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赏析文章开头,作者一连列举了六位古代圣贤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来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 。
这个推理过程属于逻辑学上的归纳推理,即由前面六个特殊的事例,归纳出后面带普通意义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说明了前面六个人物所以成功的原因:艰苦的环境,一方面给人们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每每就不如人意,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困难,坚定、振奋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不断克服困难,求得生存的过程中增加了聪明才干 。
然而道理在此还没有说完,上面只谈到,在人与客观环境这一对矛盾中,客观环境对人的触动,反过来,针对人的主观世界对此又是怎样做出反应,孟子接着指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出自哪里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哪篇文章】客观环境的困难和自身判断的失误,造成人在改造客观的过程中的错误,而他也就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教训,从而达到“能改”的境界——这个“能”,从语义上讲,不仅体现了人的愿望、决心,也体现了人的能力 。他因为自身所遭遇的困难而忧虑、痛苦、困惑,造成内心的压抑,而他也就在不断冲破这些心理压抑的尝试中,活跃了自己的思维,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 。
更重要的一点,人是有感情的,又是社会性的,他有痛苦,有忧虑,想发愤,想创造,必然表现在形色上,吐发在言辞中,期望得到理解与同情、启发与帮助 。人就在这一切与忧患的斗争中,一方面求得了物质的生存可能,另一方面更求得了精神的生存,表现了他的活力、意志、情感、创造能力,一句话,表现了他“生”的价值 。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全部含义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创作背景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 。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 。
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 。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