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飞仙以遨游的挟意思 挟飞仙以遨游中挟什么意思( 三 )


33、“方其”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刘琮率众向曹操投降,曹军不战而占领荆州、江陵 。方,当 。荆州,辖南阳、江夏、长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带 。江陵,当时的荆州首府,今湖北县名 。
34、舳舻(zhú lú):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
35、酾(shī)酒:滤酒,这里指斟酒 。
36、横槊(shuò):横执长矛 。槊,长矛 。
37、侣:以……为伴侣,这里为意动用法 。麋(mí):鹿的一种 。
38、扁(piān)舟:小舟 。
39、匏(páo)尊: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匏,葫芦 。尊,同“樽” 。
40、寄:寓托 。蜉蝣(fú yóu):一种朝生暮死的昆虫 。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
41、渺:小 。沧海:大海 。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
42、须臾:片刻,形容生命之短 。
43、长终:至于永远 。
44、遗响:余音,指箫声 。悲风:秋风 。
45、逝者如斯:流逝的像这江水 。
46、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 。
47、卒:最终 。消长:增减 。
48、曾(zēng)不能:固定词组,连……都不够 。曾,连……都 。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
49、是:这 。造物者:天地自然 。无尽藏(zàng):无穷无尽的宝藏 。
50、适:享用 。
51、肴核:菜肴、果品 。
52、枕藉:相互靠着 。

挟飞仙以遨游的挟意思 挟飞仙以遨游中挟什么意思


《赤壁赋》赏析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
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
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 。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 。
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 。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
《赤壁赋》创作背景《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 。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
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 。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 。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
《赤壁赋》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之子 。嘉祐年间(1056年—1063年)进士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 。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在各地均有惠政 。卒后追谥文忠 。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