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哪里人临川还是东乡 王安石是哪里人今为哪个省( 二 )


据《婺源县志》记载:朱瑰,又名古僚,字舜臣 。居歙之黄墩 。为歙州衙内指挥 。天佑三年(公元906年),奉刺史陶雅之命,领兵三千戍之婺源,职为制置,巡辖婺源、浮梁、德兴、祁门四县,因家焉 。朱熹在《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中亦曰:“吾家先世居歙县之黄墩,相传望出吴郡,秋祭率用鱼鳖 。唐天佑中,陶雅为歙州刺史,初克婺源,乃命吾祖瑰领兵三千戍之,而督其征赋,是为制置 。茶院府君卒葬连同,子孙因家焉 。”由此可知,时朱瑰为镇将由黄墩迁婺源并定居,是在歙州(徽州)区域内的迁移,婺源有朱氏自此始,茶院之派自此綦然也,朱瑰因之为朱氏婺源始祖,称为一世茶院 。
朱瑰历传至八世孙朱松(二世朱廷隽、三世朱昭元、四世朱惟甫、五世朱振、六世朱绚、七世朱森、八世朱松、九世朱熹);南徙入闽 。朱松(1097—1143年),字乔年,号韦斋,为朱熹之父 。政和八年(1118年),以上舍登第,授建州政和县尉,由此举家徙闽且为茶院朱氏人闽始祖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午时,生朱熹于尤溪县城南郑义斋馆舍 。
【王安石是哪里人临川还是东乡 王安石是哪里人今为哪个省】朱熹虽说生长在福建,可他时时怀念故里,其诗《对月思故乡》可见:沉沉新秋夜,凉月满荆扉 。露泫凝余彩,川明澄素晖 。中林竹树映,疏星河汉稀 。此夕情无限,故园何日归 。
朱熹还两次专程回乡祭扫祖墓 。据《婺源县志》记载: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熹始归婺源省墓,以张敦颐所赎归父质田百亩其租为资,请族父老主之,供祀事 。淳熙三年(1176年)春二月,朱熹第二次归婺源省墓 。由闽取道浦城,经浙江常山、开化趋婺源,于十二日早达 。更一两日,遍走山间先祖墓地祭祀,并撰写《归新安祭墓文》 。期间,日与乡人子弟讲学于汪氏敬斋,随其资禀,循诱不倦 。还应县令张汉和地方人士之请;撰写了《藏书阁记》,又作了《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后序》 。至六月初旬乃去,居婺历时百余日 。
朱熹两次回乡祭扫祖墓,现在婺源留下遗踪遗迹甚多,如:虹井、廉泉、朱绯塘、清浊塘、文公山、屏山书院、灵岩遗墨等等 。
孔孟之后,影响我国社会思想最大者,无疑是朱熹 。他所完成之理学,操纵我国哲学、教育、礼制等凡七百多年;支配日、朝之文化,亦数百载 。学生课本中有他的事迹,电视荧屏上有他的形象,古诗佳话中有他的故事,图书馆藏有他研究的专著,报刊杂志上载有他的趣闻轶事 。因而,朱熹的名字,不仅在中国妇孺皆知,且在国外也广为传颂 。
婺源朱氏第九世孙朱熹,在他70年的生涯中,为了提倡理学,他积极从事教育活动,即使从政时也不间断,所到之处,热衷开设书院与州县学校,宣传教育,改良风俗 。在任同安主薄时,开办县学;知南康军时,重建庐山白鹿洞书院,手订白鹿洞书院教规;知漳州时,创设州学;知潭州时,修复岳麓书院;晚年更是专心教育活动,如在建阳筑考亭书院,在武夷山建武夷精舍等,收徒教学,始终不倦 。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访问我国时,毛泽东主席把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国礼赠送给田中首相,反映了中日双方对朱熹这位古人推崇备至 。“朱子学”在日本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日本仍有不少学者在精心研读《朱子语类》,完全采用汉代“章句之学”的方法,从文字训诂入手,句读、注释、翻译,再诠释它的精义 。这种崇拜和严谨的态度,令人敬佩 。
国际学术界认为,朱熹是把孔孟儒学在新基础上建立哲学体系的最重要的人物,他的思想在15世纪影响朝鲜,16世纪影响日本,17世纪引起欧洲的注意,1714年在欧洲翻译出版了《朱子全书》 。在西方学者看来,朱熹对儒教世界的影响,可与托马斯61阿奎那对基督教世界的影响相比 。朱熹不愧是中国中世纪最大的学者,乃至世界上伟大的教育家,所以,我认为古代江西最大的学者当属宋代婺源人朱熹 。(未完待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