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军县是哪个县 湖北红安县出了223位将军

中国最牛将军县:两个主席,8个上将,12个中将,52个少将 。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5年时,进行首次授衔时,诞生了包括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和少将在内的开国将帅1000多人 。
后来在1956年、1958年又两次进行了军衔的补授,授予若干将领为将军(这两次补授人数非常少,加起来只有十几人) 。通过这三次授衔而获得将官军衔的将军,都可以称之为开国将军 。
1965年,我军军衔制被终止,一直到1988年才恢复 。从1955年到1964年,这期间也有许多人从校官晋升为将官 。
如果算上开国将军,再加上后来晋升为将军的,全国有10个县因将军数量众多而被民间喻为“将军县”,湖北的红安县更以223位将军,位居全国将军县之冠 。
其实红安的将军数量不仅是最多的,而且还诞生了共和国两位的主席:董必武、李先念 。足以堪称中国最牛将军县 。

中国将军县是哪个县 湖北红安县出了223位将军


红安原来叫黄安,是我军军史上非常重要的黄麻起义的策源地 。革命战争年代,几十万红安英雄儿女,参加革命,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也付出了非常大的牺牲 。
据数据统计,红安一共牺牲了大约14万英雄儿女,光在册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它牺牲之重,贡献之大,全国都非常罕见 。
所以红安当然是妥妥的红色土地,建国后,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于是就改黄安为红安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安因为位于鄂豫皖苏区腹地,也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红四方面军于1931年11月7日在黄安县七里坪镇成立) 。
正因为如此,所以红安籍的开国将军,几乎都是红四方面军出身的 。
中国将军县是哪个县 湖北红安县出了223位将军


新中国成立后,红安籍的开国将军有72人(不包括后来晋升为将军的),其中上将8人: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王建安(1956年补授)、郭天民、王诚汉、周纯全、谢富治 。
中将12人:刘飞、詹才芳、张仁初、徐深吉、李天焕、徐斌洲、张天云、胡奇才、王近山、吴先恩、聂凤智、刘昌毅 。
少将52人:王诚汉、熊应堂、陈美藻、江波、江腾蛟、张志勇、韩卫民等等 。
红安为什么没有大将呢?因为李先念没有参与授衔 。
李先念是红安人,参加过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担任过红30军政委,还参加过西征,担任西路军第30军政委;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过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委;
抗战胜利后,他担任中原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原军区(重建后的中原军区,司令员是刘伯承)第一副司令员 。
中国将军县是哪个县 湖北红安县出了223位将军


以李先念的资历和革命贡献,如果他参与授衔的话,毫无疑问是大将 。实际上他本来就在大将名单中,只是因为建国后他已经转入地方工作,没有在军队任职,所以才没有获得大将军衔 。
不过到了80年代后期,李先念出任主席职务,妥妥的正国级 。
除了李先念,另一个红安籍的老革命,也担任过正国级职务 。他就是董必武,他的资历比李先念还高,他是我党元老之一,“一大”代表 。
董必武虽然是老革命,但不是军旅出身,革命战争年代,他主要是担任党务和行政类职务,没有担任过军职 。董必武精通法学,是新中国司法工作的卓越领导人 。
中国将军县是哪个县 湖北红安县出了223位将军


【中国将军县是哪个县 湖北红安县出了223位将军】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出任副总理、最高法院院长,70年代中期,他曾任代主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