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结婚风俗男方买房女方买车 东北结婚风俗( 三 )


要是有的人家有大龄的男女青年 , 眼看着一年比一年年龄大了 , 可是婚事就是解决不了 。不是高不成就是低不就 , 就要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零点放鞭炮的时候 , 要那个年轻人搬一下“荤油坛子” 。东北人家都吃“荤油” , 就是猪大油 。这就寓意“大婚动了” , 表示着这青年人来年婚事会有结果了 。
订婚以后 , 一般在年底秋收以后 , 就要准备迎娶了 。东北的广大农村地区 , 有农历冬腊月娶媳妇的习俗 。这主要有以下原因 。冬天 , 卖了余粮和一些农产品后 , 是农民一年中有钱的时候;还有 , 一些人家也还有娶个媳妇过大年的传统思想 , 图个喜庆吉利 。
农村娶媳妇也有自己杀猪的 。自己杀猪经济实惠 , 除了娶媳妇办酒席用之后 , 也好剩下过年吃 。一般人家娶媳妇都是置办三天 。天 , 就是搭“喜棚” , 用木杆和苫布在院子里搭个喜棚 。再有就是杀猪 , 做一些准备工作 。这没有外来的客人 。都是家里的直系近亲属 , 东北叫“坐堂客(qiě)”,什么叔叔、姑姑、姨姨、舅舅、表哥表姐等等 。这些人来 , 不光是做客 , 主要的也是来帮忙的 , 我们东北就叫“落(lào)忙” 。这些人负责搬桌椅洗刷餐具等等好些个活儿 。这 , 也不正式的“放席” , 厨师只作六个菜或八个菜 , 简单一点 , 因为都是家里人吃 。第二天 , 就有外来的客人了 。这就要正式的“放席”了 , 这就要有“落头忙”的 , 也就是在“落忙”的里面 , 他是“头儿” , 领班儿的 。类似于今天的司仪 , 也叫“支客人” 。这个角色可是很重要的 , 婚礼办得顺畅不顺畅 , 那全要看他的指挥能力了 。因为东家此时会忙得晕头转向 。而“落头忙”就是东家的全权代表 , 此人极富有经验 。这一般都是村里多年来大家认可的人物 , 家家办事都要请他来主持 。这 , 还要设礼账 , 把接到的礼金一一记录 , 以后好记着来往 。第三天 , 这天是正日子 , 就在这天迎娶新娘 。在过去 , 都是女方送亲 。送亲的车天蒙蒙亮就出发了 , 要赶在天亮之前到婆家 。送亲的人数应该是单数 , 回来时是双数 。姑娘上车 , 就叫做“上轿” , 要由娘家哥哥抱着上轿 , 这叫做“抱轿” , 没有亲哥哥的姑娘 , 就由表哥哥代劳 。由族中一位有威望的老人带队 。那时姑娘的父母是不可以送亲的 。结婚典礼时 , 要有一位老人代表女方 , 在酒席前说一些客气话 。无非是姑娘还小 , 不懂事 , 要男方多多包涵 。对姑娘说 , 要勤俭持家孝敬公婆等等 。女方家族中 , 也要安排一个小男孩“压轿” , 到婆家后 , 要得到一笔“压轿”钱 。到了婆家 , 新娘不能马上随便下轿 。要在车门下面垫上一个高粱口袋 。新娘要踩着高粱口袋下轿 。预示着将来的生活会越来越高 。过去 , 还有迈马鞍子 , 过炭火盆的 , 新娘的怀里要兜着用红布条绑在一起的斧子和两棵大葱 。寓意着有福和过日子充足充裕 。新娘还要蒙上红盖头 , 一些同龄的小伙伴 , 就用拌上五彩纸屑的五谷粮 , 往新娘身上抛洒 , 有的调皮的孩子 , 就使劲地打新娘 。这时 , 那姑娘的伙伴 , 年轻的伴娘就要掩护新娘 , “且战且退” , 往洞房里走 。这时眼疾手快的新郎就要一把扯下新娘的红盖头 , 搭在洞房的房门上 , 不可带着进洞房的 。传说 , 那样不吉利 。新郎这天也有特别的装束 , 那就是披红 。所谓的披红 , 就是一些近亲 , 新郎的三姨二姑妈给新郎披红布 , 一般都是用红被面代替 。这也有讲究 , 披得越多就越好 , 人气越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