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完整解释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 二 )


而在北宋编写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说孙氏的来源有三支,分别是春秋卫国大夫孙林夫、楚国大夫孙叔敖和齐国大夫田书 。田书因为攻打莒国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封于乐安,田书由此也称为孙书 。孙书的儿子叫孙凭,担任齐国卿相 。孙凭之子就是孙武,因为齐国田、鲍四族内乱,投奔吴国担任将军 。孙武生三子孙驰、孙明、孙敌,其中孙明的封地在富春,后来的吴太帝孙权,也就是孙明的后人 。这样一来,孙武的世系也得到细化 。
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与孙武有关的遗迹 。在江苏苏州,就有据说是孙武撰写《孙子兵法》的穹窿山孙武文化园,还有据说是孙武练兵的教场山、二妃墓、拜将台,又有据说是孙武葬处的孙武纪念园孙武墓 。而山东一带则有不少地方号称“孙武故里”,如东营广饶就有孙子文化园和孙武祠,滨州惠民又有孙子兵法城,等等 。这些后世晚出的资料,一方面使得孙武的事迹更加丰富,人物与著作都更加知名;但另一方面,也更引发了学者对孙武其人的质疑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完整解释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越来越多学者主张
《孙子兵法》成书非一时一人
首先对孙武提出质疑的,是北宋学者梅尧臣 。
梅尧臣为《孙子兵法》作过注,通过对《孙子兵法》文本的考察,他认为《孙子兵法》并非春秋孙武的著作,而是战国时期的作品,质疑《孙子兵法》成书年代 。南宋人叶适进而质疑孙武本人 。他认为,春秋时期,各国领兵打仗都是卿相,孙武作为将军,没有被任命卿相,记录春秋史实最翔实的《左传》,竟然没有记载其人只言片语,这很不符合常理 。孙武应该是战国纵横家虚构的人物,而《孙子兵法》则是春秋末年至战国初年时山林隐士的著作 。
日本学者斋藤拙堂(1797-1865)在《孙子辨》一文指出,《孙子兵法》实际上是孙膑的著作,孙武就是孙膑,武是名而膑是号 。我国学者钱穆也赞同斋藤拙堂的意见,指出《孙子兵法》实际上是孙膑的作品 。他认为,《战国策》中孙膑的一些言论,与《孙子兵法》相对一致 。他的事迹在吴地流传,从而产生了见吴王、胜楚国的传说;而在东汉时期的《吕氏春秋》高诱注、《潜夫论》等著作里,都说孙膑是楚人,可能也有所依据 。
还有一种说法出自清代学者牟庭,他认为孙武就是伍子胥,《孙子兵法》是伍子胥的著作 。他指出,孙武的事迹和伍子胥非常相似 。伍子胥把儿子托付给齐国鲍氏,改称王孙氏,所以伍子胥后代在齐国有孙氏;伍子胥所著有兵书《伍子胥》,《孙子武》即《伍子胥》,“武”,实际上是兵书名而非人名;而孙武的事迹和经历,又和伍子胥极其相似:据《左传》,吴国称霸的主要功臣是伍子胥;据《国语》,为吴王练兵的有伍子胥和宋人华登,均未提到孙武 。
1973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孙子》出土,又有不少学者重新主张,《孙子兵法》就是孙武本人著作 。银雀山汉简《孙子》有13篇与今本《孙子兵法》内容基本一致,它们与其他5篇一起被命名为《孙子兵法》;另外一些篇目主角明显是孙膑,与剩下的篇目一起被命名为《孙膑兵法》 。上世纪学者杨宽曾主张,《孙子兵法》是战国初期的作品;但之后却改变观点,认为《孙子兵法》是春秋末年孙武所著,但有战国人增附的内容 。
随着古文献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学者则主张,战国著作往往成书非一时一人 。早在明代,吴兴松筠馆主人就指出,《孙子兵法》的创作大约始于孙武,而完成于孙膑 。现代学者李零指出,虽然在银雀山汉简中,《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为两部书,孙武与孙膑为两个人,但这只能证实《史记》所处汉代的看法,不能作为推翻《孙子兵法》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依据 。他认为,《孙子兵法》大约是从春秋末期的吴国开始,到战国中期的齐国最终完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