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之不以其道中策的用法 策之不以其道( 二 )


【评价】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七:发端数语 , 已见潇洒风尘之外 。而转落层次,语无泛设;幽怀逸趣 , 辞短韵长 。读之增人许多情思 。

策之不以其道中策的用法 策之不以其道



《五柳先生传》
魏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 宅边有五柳树 , 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 , 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谠诒刈?。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 , 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 , 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解读】这是陶渊明创作的自传文 。在文中作者表明其三大志趣 , 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 , 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唐代:韩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 , 怀抱利器 , 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 , 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 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 , 可以出而仕矣 。”
【解读】唐宪宗年间,董邵南到长安应进士举,屡试不第,准备投靠河北的藩镇,韩愈写序相送 。
全文措辞深婉,意在言外 , 虽仅百余字,但一波三折,起伏跌宕 。虽是一篇送行的文章,但送之正是为了留之,微情妙旨,全寄于笔墨之外 。

策之不以其道中策的用法 策之不以其道



《小石城山记》
唐代: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 , 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 , 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 , 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 ,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 , 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是二者,余未信之 。
【解读】这是《永州八记》之一 , 这篇散文先详细描绘了小石城山的形状、布局,突出其酷似石城,赞叹山石树木的疏密仰伏,好像高明者有意设计、布置的,然后自然转入关于“造物主之有无”这一重大哲学命题的议论 。
【评价】明末清初·金圣叹《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卷二:“笔笔眼前小景 , 笔笔天外奇情 。”
《谏院题名记》
宋代:司马光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 。汉兴以来,始置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