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但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
1.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 , 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 , 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 , 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3.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
(二)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用人单位应当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 , 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 , 应当调整作业岗位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
(三)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
(四)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和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 。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高温防护、中暑急救等职业卫生知识 。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 。
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 。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工作环境设立休息场所 。休息场所应当设有座椅,保持通风良好或者配有空调等防暑降温设施 。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救援的演习,并根据从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数量及作业条件等情况,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足量的急救药品 。
第十四条 劳动者出现中暑症状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使其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供给防暑降温饮料 , 并采取必要的对症处理措施;病情严重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送医疗卫生机构治疗 。
第十五条 劳动者应当服从用人单位合理调整高温天气作息时间或者对有关工作地点、工作岗位的调整安排 。
第十六条 工会组织代表劳动者就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劳动保护事项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者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劳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
第十七条 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 。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
第十八条 承担职业性中暑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
第十九条 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
第二十条 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的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实行监督 。发现违法行为 , 工会组织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改正 。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组织应当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 。
推荐阅读
- 潍坊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南京重点关注城市名单+来宁防疫措施
- 2022国庆节温州洞头临时交通管制措施+易拥堵路段
- 8月18日起台山台城西湖路实施交通管制措施
-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 限行措施+范围+尾号 白沟新城限行尾号规定
- 如何保证厨房安全,厨房的卫生以及安全要有哪些措施
- 温州鹿城中小学作业管理办法暨书包工程实施方案出炉
- 从重点关注地区来返南京防疫措施
- 桂林市高龄津贴经费保障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