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舟而畏之的畏是什么意思 见舟而畏之中畏的意思( 二 )


【见舟而畏之的畏是什么意思 见舟而畏之中畏的意思】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会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没有不淹死的 。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人一样 。
从前以讲究声律的诗赋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学习儒家、墨家还兼及名家、法家,而不是立志在求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只知道强求义理,而不是踏踏实实地学 。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做实实在在地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因此,写《日喻》来勉励他 。
《日喻》注释1、日喻:关于太阳的比喻 。
2、眇:瞎子 。
3、樾:笛类乐器,比笛短,有七孔、三孔等说 。
4、苏子:苏轼自称 。
5、子夏: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 。
6、没人:能潜入深水的人 。
7、渤海:唐代郡名,在今山东滨县一代 。

见舟而畏之的畏是什么意思 见舟而畏之中畏的意思


《日喻》赏析文章一开头就叙述故事,这种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都不明确(即使虚拟的也没有),其结构是抽象的,是作为论据的“寓言” 。因其描写生动,故而显得具体实在,说服力极强 。可以得出,任何知识都来源于感性经验,如果撇开感性经验而单靠间接经验,就像瞎子那样“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那么势必会“转而相之”,混淆这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臆测,杜撰,闹出“闻钟以为日”“扪烛以为日”的笑话,那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 。
然而单有感性经验还不够,还得亲自实践,多次探索,方能掌握道;作者认为“道可致而不可求” 。而“致”与“求”的区别,作者引古人语对“致”作了解释:“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这里的“致”就是一种“循序渐进”,平时积学,自然得“道”的意思,学至则道自致 。
譬如军队能够掌握主动权,可进则进,可退则退,待时机成熟就行出击,才能获胜,若牵“求”胜利,就成了“致于人”了,就会失败 。求道也是如此,如果经过平时不断的实践,而不是急于求成,那么道是可致的 。
作者为了论证这个观点,又讲了另一个寓言故事 。作者发现“南方多没人”,而北方则少有,原因就在于“南人”“日与水居也 。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
因为“日与水居”,故能渐识水性,“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水之道者 。”懂得水性(“水之道”)方才能“没”,“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可见求“道”单凭勇气是不行的,还得经过长期的实践 。如果想一蹴而就,“不学而务求道”,走捷径,投机取巧,那就只能像北方学“没”者那样,没有不被溺死的 。
作者运用寓言阐述道理时,夹叙夹议,深入浅出,寓言讲完,道理也就清楚了 。而且作者连续运用两个寓言说明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丝丝入扣,环环相接,可称之为“螺旋式”的比喻方式——即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故事构成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结构,使寓言的主旨和理念更趋深入和加强,这是苏轼的创新 。
最后一段联系实际并交代为文的目的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相反,“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经术本来就是载道的,所以“士知求道而不务学”,他们不知道“道”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要想真正理解“道”,不能单靠读几本经书,应该杂学旁收,既不能忽略感性经验,又要经过长期的摸索思考,以渐进于道 。这里,作者是针对王安石以经术取士而发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