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米五千钱是多少 一石等于多少斤( 二 )


间 。一石米重 120 斤 , 而明代的“斤”比今天的“市斤”要重(今天 500 克 , 明代 590 克) , 
所以一石米相当于今天 141.6 斤 。今日米价按一斤 1.50 元计算 , 明代一两白银的购买力 , 相
当于今日人民币 210 块钱左右 , 为了计算方便 , 就算 200 元吧 。古代的度量衡制度 , 1 两为
10 钱 , 1 钱为 10 分 。那么 1 钱银子相当于 20 元钱 , 1 分银子相当于 2 元钱 。
据《汉书.律历志》
一黍为一分
十分为一寸
十寸为一尺
十尺为一丈
十六黍为一豆
六豆为一铢
二十四铢为一两
十六两为一斤
三十斤为一钧
四钧重一斛
千二百黍为一龠(yue , 去声)
十龠为一合
十合为一升
十升为一斗
十斗为一石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 , 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是:
度制:分、寸、尺、丈、引 。进位完全采用十进位制 , 即 1 引=10 丈=100 尺=1000 寸=10000
分 。
量制:龠、合、升、斗、斛 。除二龠为一合外 , 其它也都采用十进制 , 即 1 斛=10 斗=100
升=1000 合=2000 龠 。
衡制:铢、两、斤、钧、石 。1 石=4 钧 , 1 钧=30 斤 , 1 斤=16 两 , 1 两=24 铢 。
古代常以人体的一部分作为长度的单位 。例如我国三国时期(公元三世纪初)王肃编的《孔
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 , 布手知尺 , 舒肘知寻 。”两臂伸开长八尺 , 就是一寻 。
还有记载说:“十尺为丈 , 人长八尺 , 故曰丈夫 。”可见 , 古时量物 , 寸与指、尺与手、寻与
身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
秦和西汉时期 , 一斤相当于 258.24 克 , 一两等于 16.14 克 。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 , 
一斤相当于 222.73 克 , 一两等于 13.92 克 。隋朝初年 , 一斤相当于 668.19 克 , 一两等于 41.76
克 。隋末一斤相当于 222.73 克 , 一两等于 13.92 克 。唐至清代 , 一斤相当于 596.82 克 , 一
两等于 37.30 克 。
但这是民间变化 , 弩的形制在西汉就已十分完备 , 而东汉紧接西汉 , 没必要在武器上再
行规定 , 从发掘的汉代武库的一斤权重来看 , 汉代一石三十点二四公斤 。石是古代一个比较
复杂的概念 , 它既是重量单位又是容积单位 , 还有大石小石之分 , 小石六斗 , 多用于口粮 。
另外弩在五石以上一般人就无法双臂拉开 , 要用双脚蹬着弩弓背“蹶张” , 这样的人称为“材
官” , 五石和五石以下可以踏张或臂张 , 但大将如李广者单人用“大黄弩” , 那至少十石 , 我
就不知道是吃什么长的了 。
周、秦、两汉里的长度:周代里的长度在计算井田面积时常常提到 。《春秋·谷梁传》
宣公十五年(前 594 年)载“古者 , 三百步一里 , 名曰井田 。井田者 , 九百亩 , 公田居一 。”周
代井田制下 , 方一里 , 耕地九百亩 , 四边都是三百步一里的长度 。这一点在古代是公认的 。
《说文解字段注》引《谷梁传》曰:“古者 , 三百步为里 。”然而 , 仅仅知道一里三百步 , 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