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发分宁寄杜涧叟赏析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阅读答案( 二 )


第二句承上句的离别情绪,渲染出浓重的伤感氛围 。“旌阳”,一座山的名字,即是指离别场所;“灯火”是从水中看岸上,暗示船已离岸渐渐远去 。“灯火旌阳一钓舟”,使人仿佛见到沉沉夜幕之中,一只孤独的小船驶在众人的唏嘘中渐行渐远,慢慢消逝……整个情感基调显得分外伤感 。
后两句“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转写言情 。
前两句铺垫了离愁别绪的基调,后两句转入写人的思想情感 。按照常理应该是继续深入写人的伤感,但诗人却一反常态,故作轻松语,说自己也不过是和平常一样,喝酒喝醉了,没有别离应有的伤悲,倒是满川的风月在替自己愁 。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我自只如常日醉”,暗含着诗人的无奈与苦涩,只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满川风月替人愁”,自己不说愁,可是更有满川的风月代替自己愁,这愁就无限扩大,漫延到整个自然界,比单独写人的愁怨更加有力 。而把多情的风月与浑然沉醉的自身作对比,更为曲折地反映了作者满怀愁绪、黯然伤神却又故作无情复杂心理 。
金代文学家王若虚在《滹南遗老诗话》对黄庭坚这首《夜发分宁寄杜涧叟》的后两句很不满意,他认为诗只有写“人有意而物无情”而黄庭坚这首离别家乡诗的把人写成无情而物有情,就不合情理,“此复何理也” 。你怎么认为?
王若虚所说的“人有意而物无情”,是大多数诗歌表现的手法,如:
唐代诗人岑参的《山房春事》:“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
唐代诗人韦庄的《台城》:“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题阳关图》:“渭城柳色关何事,自是行人作许悲 。”
而“人无情而物有情”的写法其实是“正话反说”,形成更为曲折也更耐人寻思的情景关系,在艺术表现上颇为新奇,前人也经常使用,如: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杨柳枝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
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
五代词人张泌的《寄人》:“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
所以黄庭坚在这首诗中也是使用了“人无情而物有情”的新奇写法,据说也是化用了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别滁》中的“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呢!
本文结束,喜欢的朋友们请点赞 。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赏析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阅读答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