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回水管不热 地热回水管不热放水需要多长时间( 二 )


然而别忘了 , 曾经的乐坛不只有周杰伦、五月天、S.H.E和陶喆他们 , 也有杨臣刚、庞龙、徐良 , 有《秋天不回来》《求佛》和《那一夜》 。
彼时 , 这些歌被称为“网络歌曲” , 相比于乐坛主流歌手们会发实体碟 , 且占据了电视台、电台、门户网站的主流媒介资源 , 来自于草根的音乐创作者没有唱片公司的背景 , 没有主流宣传渠道 , 网络成了他们唯一的出口 , 最明显的例子——《十一月的肖邦》不少人都有收藏 , 可同一年爆火到甚至能反向输出到港台地区的《老鼠爱大米》 , 则罕有人见到过实体唱片 。而就算有 , 也是网络歌曲打包合集的盗版碟 。
大家怀念的华语乐坛“神仙打架”的2000到2010年 , 如果网络普及率达到如今的水平 , 再有短视频加持的话 , 恐怕我们的记忆中 , 将会变成《爱情买卖》《客官不可以》大战《倔强》《七里香》的盛景了 。而以2006年之后几乎变成主流的音乐付费方式——彩铃下载量来看 , 这些歌还真不一定会输给主流歌手中的佼佼者们 。只不过 , 那时的主流渠道非常强势 , 不管金曲奖还是各种音乐风云榜的奖项 , 绝无可能会把荣誉给到这些网络歌曲 。
如今“主流”已经不复存在 , 公共传播的整体趋势是话语权下沉 , 所以我们看到了门户网站陨落、社交平台崛起 , 纸媒衰落、自媒体崛起 , 而到了乐坛这里 , 如今已经没有了电台、电视台、门户网站的主流渠道 , 至于实体碟则早已沦为周边而非音乐本身的传播介质 , 连周杰伦、陈奕迅这些华语乐坛标杆人物 , 都变得更爱用网络发单曲了 。
当原先弱势的平台如今成为了强势 , 这些类似于曾经“网络歌曲”的音乐存在感更强 , 是意料之中 , 也是必然 。

地热回水管不热 地热回水管不热放水需要多长时间


榜单里除了老牌歌王 , 其实也出现了“年度十大热歌”的演唱者
TMEA这次 , 只不过把我们这些华语乐坛的“遗老遗少”们对过往怀念的最后一层布扯了下来:终于 , 最能代表乐坛风向的颁奖典礼 , 也开始为这些歌背书了 。我们说“华语乐坛完蛋了” , 其实是对“劣币驱逐良币”的不满与恐慌 。
但我倒觉得 , 劣币是驱逐不了良币的 , 这些热歌会夺走周杰伦或是万能青年旅店的受众吗 , 会让音乐人赚不到钱吗?实际上并不会 , 它们的受众就算不听它们 , 也不会去听五条人或是田馥甄的歌 。就像《我们不一样》在油管播放破亿 , 让周杰伦那些播放破亿的MV逊色了吗?答案是并没有 。
而这些歌曲的制作者们 , 也并非如想象那般不思进取 , 汪苏泷和许嵩都是在得到唱片资源后 , 从网络歌手转为唱片歌手的优质范例 , 二人做的音乐 , 质量在后来的主流乐坛里都算是上乘 。而诸如冯提莫、刘宇宁这些通过直播得到关注的歌手 , 也都在进入了主流歌坛之后 , 迅速把音乐作品中粗制滥造的部分摈弃 。
地热回水管不热 地热回水管不热放水需要多长时间


许嵩曾在采访中如此回应
流行音乐始终是商业产品 , 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高强度痛心疾首乐坛完蛋了 , 也比不上真金白银去支持我们认为的好音乐 , 哪怕不花钱 , 贡献播放量也可以 。哀叹时无英雄、竖子成名 , 倒不如让我们喜欢的歌手 , 多卖一张票、一张唱片 , 多从平台那里拿走一份播放量的分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