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 二 )

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

07、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梵文音译,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儿子,佛教天龙八部之一,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一番汉化,由蛇首人身的形象演化为可爱儿童形象,成为“七夕”节供奉牛郎、织女的一种土泥偶人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两宋时期,每年的七夕节,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用“磨喝乐”来供奉牛郎、织女,借此来实现“乞巧”和多子多福的愿望 。

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


08、拜织女
汉族岁时风俗,每年七夕节举行 。汉族民间传说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
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


09、拜魁星
农历七月初七,俗又称“魁星生日” 。“ 魁星”系 北斗一 星宿名 。汉族民间谓“魁星主文事” 。闽东一带读书人崇敬魁星,仅次于 孔子,于“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 。“拜魁星”仪式亦在月光下举行,和上述拜织女相类似,所以,在闽东一带村庄里居民,若是一家人丁旺盛宽敞的屋子,“七夕”这晚,天井里往往摆上“拜织女”、“拜魁星”二张香案,仕女聚会一堂,又被分为两个面面相对不同性别的小天地,非常热闹有趣 。
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


【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10、吃巧果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七夕节 。为了“乞巧”,有七月七吃巧果的习俗 。巧果其实并不是水果,而是用面粉或者米粉制作成的油氽点心 。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是一种油炸小点心,品种极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 。《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靥儿”、“果实花样” 。因“巧”和“桥”谐音,因此人们认为在七月七日这天吃巧果,不仅能帮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而且自己的心愿也能通过“巧”(桥)来实现 。
北宋时期的巧果品种极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 。是将发面团放入具有剪刀、梨、茄、瓜、石榴、苹果、小鸡、小猪、小狮子、金鱼、蛙、蟹、虾等各种花形图案的木模(也叫榼子)中,将成形后的小饼油炸或烙食 。有些巧果还被点染为七色,有的以红色点染,用长线穿成串,尾端系沙果或花布,挂于壁间,以为装饰和零食,也有串成一环挂在小儿项间取乐的 。相传七夕节晚上,妇女儿童将巧果抛掷屋背,喜鹊衔去搭桥,让牛郎织女夜渡银河相会 。
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