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快乐童年父母怎么给( 二 )


自卑敏感 , 但从来不跟任何人说 , 别人说一句心疼我的话觉得立马就能哭出来 , 晚上自己一个人偷偷哭过无数次 。
遇到一个喜欢的人没有勇气说喜欢 , 也不会拒绝别人的要求 , 自我拉扯得很痛苦 , 极度没有安全感 。
还有一位女孩 , 从小不被父母疼爱 , 不管怎样懂事 , 父母总是各种挑剔 。 长大后的她 , 没有自我价值感 。
她谈了恋爱 , 堕了两次胎 , 还被男友甩了 。 从此再也不敢谈恋爱 , 一直单身 , 在挣扎中度日 。
他们原本以为父母能为自己遮风挡雨 , 却不想人生第一个重大的挫折来自父母 。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 ,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 ”
即使父母良心发现 , 往往为时已晚
有的父母一辈子执迷不悟 , 从来不会反思自己 , 有的父母后知后觉想要弥补 , 却无能为力 。
在《灿烂千阳》一书中 , 玛丽雅姆是富商和女仆的私生女 。
由于女仆身份 , 她们母女被安排到山上荒凉的泥屋里 , 母女相依为命 。
玛丽雅姆最喜欢星期四 , 父亲会来看她 。
一次 , 父亲问玛丽雅姆想要什么生日礼物 , 她说想和父亲看电影 , 父亲却不陪她 。
玛丽雅姆不想离开父亲 , 偷偷去城里找爸爸 。 她在门外坐了一宿 , 父亲也不出来看她 。
她心灰意冷地回家找母亲 , 却发现母亲自杀了 。
父亲迅速把仅有十几岁的她远嫁给鞋匠 。 从那一刻起 , 她恨极了父亲 。
玛丽雅姆多次流产 , 鞋匠非常失望 , 开始虐待她 。 她只能忍耐着 , 心里很盼望父亲能接她回去 。
鞋匠后来娶了莱拉 , 但不久开始暴打她 , 为救莱拉 , 玛丽雅姆杀掉了鞋匠并自首 。
莱拉前往玛丽雅姆的家乡 。 莱拉得知 , 玛丽雅姆的父亲曾开车去找她 , 一直在愧疚中等着莱拉回来团聚 。
在生命最后的时光 , 他给玛丽雅姆留下一笔钱 , 一封悔过的信 , 还有一盘那年没有一起看的电影 。
信中写了 , 他想念女儿的笑声 , 想念和她钓鱼的时光 , 同时又后悔那晚没有开门见她 , 后悔那时候让她住破屋子没把她当女儿看待 。
经历了战争 , 他才知道 , 以前在乎的面子微不足道 。
他说:“但是现在 , 一切当然已经太迟了 , 也许这就是对无情无义的人的惩罚 , 让他等到一切都无法挽回的时候才恍然大悟 。 ”
很多的事情 , 知道错了 , 却没有回头路了 。
老家有个女孩 , 是母亲带来的 , 后来 , 女孩的生父后悔赶走母女俩 , 希望能得到女儿的原谅 。
女儿赶走了生父 , 因为她习惯了没有他 。
父母对孩子童年时期的冷漠和打骂 , 像钉子一样扎在孩子身上 , 哪怕父母良心悔过 , 拔掉钉子会疼 , 还会留伤痕 。
人生没有后悔药 , 如果你的孩子还小 , 请好好对待他 。
童年雕刻出整个人生的基调
童年幸福的人 , 长大后往往会复制幸福 , 即便遇到挫折 , 也很快能回到幸福的状态 。
童年不幸的人 , 长大后往往会复制不幸 , 即便遇到幸福 , 也很快回到不幸的状态 。
自然定律真的很公平——在你应该付出的时候没有付出,到了该获得时就不能获得,如果想有所获得就要回过头来重新走那段没走过的路,而且要付出几倍到几十倍的努力 。 教育孩子也是这样 。
在孩子需要父母的时候 , 父母没有满足他 , 他长大后 , 再也难以接受你 。 想让孩子重新亲近自己 , 父母也许付出再多都于事无补 。
作为父母 , 一定要给孩子快乐的童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