蹒跚学步,迈出成长第一步


蹒跚学步,迈出成长第一步



爬行经验让宝宝走得更稳
在正常的婴幼儿发展进程中,扶着东西站立与移动的行为,在宝宝1岁前就会慢慢出现,但若有足够的诱因,也会让正在开始学习爬行的宝宝想要扶着家具站立或走动 。 此时,爸爸妈妈虽然会对宝宝的快速进展感到惊喜,但提醒父母,该阶段还是应该要将宝宝动作学习的重点放在爬行上 。
爬行不仅是宝宝开始探索世界的第一步,更是刺激宝宝腿部肌肉发展、练习动作协调与平衡感的重要过程 。 若宝宝在8个月到1岁之前,以鼓励的方式,让爬行学习多于走路学习,便能帮助宝宝日后走得更好、跨步跨得更平稳 。 职能治疗师吕忠益表示,宝宝站立时,因为眼睛所能接触的视线范围远比爬行时要开阔,因此,常常会发现宝宝学会站立后就不愿意爬行了,此时,家长可以营造环境、创造诱因多多鼓励宝宝爬行,如在安全的空间中撤掉可以扶助的家具,以食物或玩具引导爬行或者陪着宝宝爬行等 。
平衡能力有助学步
宝宝的腿部肌肉发展从三四个月时的踢腿、五六个月时扶腋下就想往上蹬的动作可看出端倪,一直到七八个月时宝宝开始爬行,髋关节、膝关节与大腿的肌耐力就会快速发展 。 此时,建议爸爸妈妈可以多带宝宝到公园,抱着他滑滑梯或荡秋千,以刺激和训练平衡感 。 宝宝日后愿意放手走路的关键,除了下肢肌肉的力量足够之外,平衡能力也必须具备,否则会有重心不稳的不安全感 。 无法平衡身体与四肢,宝宝依然不敢放手走路 。 因此,家长平常在家中除了鼓励宝宝多爬行,善用公园中的滑滑梯与秋千,对于训练宝宝的平衡能力及培养日后的走路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
警惕W跪坐姿(Wsitting)
当宝宝学会坐之后,若家长经常看到宝宝的坐姿呈现膝盖向前、脚掌向两侧后方的W跪坐姿,爸爸妈妈需要耐心提醒并矫正宝宝的动作,改为盘腿或将两脚掌向前伸的坐姿 。 对于习惯性W跪坐的宝宝,长久下来,日后不但容易造成“外八”或O形腿,腿部的力量容易不足,严重者在动作协调上可能也会出现问题 。 职能治疗师吕忠益建议,1岁半之前宝宝若出现W跪坐姿时,通过及时的提醒与动作矫正可帮助宝宝改变习惯,但若1岁半后,宝宝仍有W跪坐姿的习惯,且换成盘腿坐姿时会有困难,此时就需要职能治疗师或物理治疗师的帮助与训练 。
适时帮助跨出第一步
对宝宝来说,环境中充满了许多新奇有趣的事物,家长若能让宝宝尽情地探索空间而不过度保护,能帮助宝宝在接受足够的环境刺激后,自然而然养成能力,而通过适当地引导,也能帮助宝宝每一阶段的学习 。 职能治疗师吕忠益表示,要鼓励宝宝站立或者走路,可以从鼓励宝宝爬行开始,当爬行的经验足够后,宝宝自然会想扶着家具站立,或者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小桌子,在桌边摆上宝宝喜欢的玩具或米饼,并在宝宝想站起来的时候,顺势轻轻托一下宝宝的屁股,创造他第一次站立的成功经验,使宝宝有持续练习站立或走路的欲望,而等到宝宝开始习惯走路时,爸爸妈妈也可以牵着宝宝或托着宝宝的腋下,让他练习走S形的路线,尝试走几步后转弯,让他既可以练习跨步也能训练平衡感,并懂得控制腿部肌肉力量 。 基本上,只要能走得好S形路线,走直线就能更平稳、更不容易跌掉 。
当宝宝爱踮脚尖,学卡通人物踮起脚
尖走路,可以训练宝宝的平衡感,但若1~2岁的宝宝长期习惯踮脚尖走路或跳跃,爸爸妈妈就必须多加留意了 。 建议父母在宝宝躺下时,一手握住宝宝后脚跟,另一只手尝试轻轻转动或上下扳动脚踝,检测宝宝的阿基里斯腱是否僵硬且有明显阻力 。 若有僵硬的倾向,需求助医师的诊断与帮助;若无僵硬的迹象,且踮脚尖只是偶发情况,爸妈就无需太过在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