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的经典问答( 二 )


人才金子塔的底端竞争最趋白热化, 因为同质型人才轻易会被取代, 只能比拼低价;如果你能把自身塑造成雇主所需的有独特招牌式竞争力的相对高端人才, 就业的选择权就会更大 。
5、Q:求职信以情动人, 越煽情越好?
A:“给我一次机会, 我会还您一个惊喜 。 ”熟悉这句话吗?类似这样空喊口号的废话, 招聘人员已经看到恶心了 。
求职信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再强调你的优势, 二是解释你为什么胜任工作, 尽管你的一些背景并不符合标准的要求 。 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实实在在的事例来说明, 对于招聘人员而言, 未经事实证明的能力, 就是不存在的能力 。 如果你想要证明自己, 明天就去做出一件事来, 足以写进求职信与招聘人员分享的——你必须首先给自己一个惊喜, 才能“惊喜”他人 。
6、Q:在求职时, 邮件群发简历, 多投真的多中?
再高明的求职者也很难只发一两封电子简历就找到好工作, 但是过犹不及, 如果想要短期内发放上百封邮件, 提供无差别的简历给不同的雇主, 这也是一种求职迷思 。
前面提过, 简历是“点的集合”, 招聘人员做简历筛选的过程无非是在找与招聘信息所对应的点 。 如果没有这些对应性, 简历投得再多有何意义?
所以, 每个人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基本简历模版, 然后再根据特定雇主的要求, 对简历进行一定的调整修改 。 什么是标准?以招聘条件为指向, 所有符合招聘条件的都应该被突出强调, 所有与此无关的都应该尽量压缩删减 。
7、Q:所会技能和拥有证书是不是越多越好?
A:我曾经论述过“复合人才”和“复杂人才”的区别:复合型人才是有多方面的技能, 但是这些技能有一个合的方向;而复杂型人才则是技能多样, 一无所长, 技能与技能之间也毫无关联 。
毕业生有多项技能和多种证书的确会有助于就业, 但是最好花心思想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样的职业, 调查这一职业所需要的相应资质, 以职业取向来整合自己的相关技能, 或者再定向地补充所需技能和证书 。
如果一个学生考了很多不相关的证书, 摆阔式地罗列在简历中, 很可能被认为是缺乏对个人优势的清醒认知而惨遭淘汰 。 如何让自身技能“复合”而不“复杂”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
8、Q:求职之前是不是要做好万全准备, 再去求职?
A:许多同学都希望能够特别有把握, 或者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再开始求职 。 殊不知, 绝对多数的求职者最大的弱点恰恰就是欠缺相关经验本身!我们只有在战争中才能学会战争, 也只有在求职碰壁中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要做哪些准备 。
很多在校生对社会、对行业、对雇主的一些看法都是道听途说, 基于这些信息所做的求职规划也常常是看上去美好, 其实经不起推敲 。 所以, 为避免未来求职挫败的唯一方式, 就是提前进入求职状态, 把一些幼稚的错误留在关键性机会之前 。
9、Q:求职和“应聘”, 两者是一回事吗?
A:作为一个毕业生, 在求职过程中最关键要完成的心态转变恐怕就是从“毕业生”到“求职者”的转变了 。 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毕业生”的基本心态是, 我要毕业了, 我不得不找一份工作好安排自己的下一步生活, 属于迫于无奈型, 他们只是被动地在“应聘”;而“求职者”的基本心态是明白自己所学一切本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 明白工作不仅是一个糊口的饭碗, 同时也是人们实现理想的主要方式, 这时候他就该更积极主动地去投入社会, 拥抱社会, 在市场风浪中搏击, 找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片天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