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有什么风俗

大年三十有什么风俗

大年三十有什么风俗


1、年夜饭: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 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 。
2、贴春联:每逢春节 ,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 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 , 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
3、贴窗花: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 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
4、贴福字:在贴春联的同时 , 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
5、守岁: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晋朝人周处《风土记》中说到蜀地年俗 , 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 , 称为“馈岁” 。相互宴请 , 称为“别岁” 。除夕通宵不眠 , 称为“守岁” 。
家里有人在腊月去世是年三十上坟还是逝者祭日上坟【大年三十有什么风俗】按乡理乡情 , 有一个月不上两次坟的说法 , 那就等年三十再上坟吧 。
腊月三十去上坟是可以的 。大年三十是农历旧年末尾的一天 , 在很多地方都有大年三十给祖先上坟的习俗 , 也有一种说法是请祖先回到家中一起过年 。大年三十给祖先上坟的习俗 , 在全国汉族居住的地区都有流传 , 但在四川 , 贵州、云南等地比较集中 。大年三十上坟跟清明节祭祖是有差异的 , 更确切一点的说法是“请祖先一起过年” 。某些这一习俗保存比较完整的地区的做法 , 大年三十下午 , 就要带上香烛供品到祖先坟前 , 恭请历代祖宗回家过年 。
冬天各地的民俗活动1、吃饺子
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 , 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 冬至又被称为“小年” , 冬至一到 , 新年就在眼前 , 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 。
古时候 , 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 , 所谓“年终有所归宿” 。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 。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 , 每年冬至日 , 有吃饺子的习俗 。
2、置办年货
在春节置办年货是中国寻常百姓家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 , 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耍的、供的、送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 , 统名之曰“年货” , 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 。
年货中日用品不少 , 来自南方的有纸张、竹器、瓷器等等;迷信用品是旧时年货的大宗 , 如线香、锡箔、木版印的门神、灶王爷 , 供佛的花、蜜供等等 , 其中折“元宝”、“锭子”的锡箔则全来自南方 。玩耍的东西就更多了 , 儿童的、大人的玩艺 , 都不分南北满汉 。
3、春联
每逢春节 ,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 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 , 辞旧迎新 , 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 , 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 , 后渐渐发展为春联 , 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 , 在明代开始盛行 。
4、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 , 吃罢团圆饭 , 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 , 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 。新年前的一天晚上要守岁 , 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 , 合家欢聚 , 并守着“岁火”不让熄灭 , 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 迎接新年到来 。
古时南北风俗各异 , 古时北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 , 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 , 称“馈岁”;长幼聚欢 , 祝颂完备 , 称“分岁”;终岁不眠 , 以待天明 , 称“守岁” 。
5、做腊肉
流行于四川、湖南和广东一带 , 但在南方其他地区也有制作 , 由于通常是在农历的腊月进行腌制 , 所以称作“腊肉” 。
以原料分 , 有猪肉、羊肉及其脏器和鸡、鸭、鱼等之分;以产地而论 , 有广东、湖南、云南、四川等之别;因所选原料部位等的不同 , 又有许多品种 。著名的品种有广式腊肉、湖南腊肉和四川腊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