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举鼎被砸死后 秦武王为何选嬴稷继位

秦武王嬴荡曾言,"得游巩、洛,生死无恨",他很快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
【秦武王举鼎被砸死后 秦武王为何选嬴稷继位】公元前307年,也就是秦武王四年,攻取韩国重镇宜阳后,秦武王也追随当年楚庄王的脚步,去东周洛邑向周天子问九鼎之轻重 。并和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气绝而亡 。
秦武王死时年仅23岁,并没有留下子嗣 。秦国立刻陷入了诸公子争夺王位的混乱局面,秦武王后支持公子壮,芈八子支持自己的儿子公子芾,双方僵持不下 。却最终是远在燕国为人质的嬴稷,被燕、赵两国送回秦国,继位为秦王 。
旭哥将结合史料,从当时王位的继承制度和秦国内外各种势力的博弈,来分析秦昭襄王嬴稷继承王位的原因 。

秦武王举鼎被砸死后 秦武王为何选嬴稷继位


秦武王举鼎
谁有资格继承王位从黄帝开始,国家政权的继承制度经历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夏商父子相承的世袭制,到西周时,全面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 。
嫡长子继承制可以简要的概括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也就是王位的继承人必须是国君的王后生的长子,哪怕有别的儿子才能出众,也没有资格继承;如果王后生的儿子,在年龄上比别的嫔妃生的儿子年龄小,那也要立王后生的儿子为继承人,这就叫立子以贵不以长 。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
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商朝前期王位传承实行兄终弟及制,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最小的兄弟去世后,王位该传给谁呢,是自己的儿子,还是兄弟的儿子,还是堂兄弟?所以引发了商朝中期激烈的王位争夺战,史称“比九世乱”,是商朝迅速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 。
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於是诸侯莫朝 。--《史记·殷本纪》
从商朝后期,又开始实行父死子继的王位传承制度,但也有一个问题,国君一般子嗣众多,诸子势必为了王位,展开激烈的争夺,对于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极为不利,这就叫名分未定,人人以为唾手可得!
而嫡长子继承制完美的解决了王位传承的乱象,在宗法制上嫡子称为大宗,继承国君的权力和地位;其它庶子称为小宗,被分封为诸侯,但在他的封国内,他又是大宗,他的嫡子作为大宗继承他的地位,庶子又被分封为大夫……以此类推,构建起一套稳定的宗法制度,来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这就叫名分已定,各安天命 。
但是如果君王没有儿子呢?实际上,秦武王死后的秦国,就面临这样的情况 。这种时候,就会辅之以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 。所以,秦武王死后,他的弟弟们都享有合法的王位继承权 。
秦惠文王生产力比较强悍,儿子众多,但争夺王位不是谁有资格继承就能继承,还必须要看背后政治势力博弈的结果 。从当时秦国的政局看,获得秦武王后支持的公子壮,芈八子、樗里疾以及魏冉支持的公子芾,最有希望继承秦国王位 。
在一些电视剧中,秦武王遗诏立嬴稷为王,这实际上毫无根据,也不符合常理 。一方面是秦武王死的十分突然,很难说,立有遗诏 。另一方面,嬴稷能被送去苦寒之地燕国做人质,可见秦武王并不待见嬴稷,就算有遗诏,也不太可能传位给嬴稷 。
当然,秦武王死后,嬴稷手里也是握有一张入场券的,有继承王位的资格 。
秦武王举鼎被砸死后 秦武王为何选嬴稷继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