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过年风俗,少数民族过年是什么时候

少数民族的过年风俗

少数民族的过年风俗,少数民族过年是什么时候


1、藏族的春节习俗:穿漂亮的衣服 , 戴首饰 , 藏历正月初三 , 拉萨人成群结伴 , 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 , 插经旗、挂彩幡 。
2、蒙古族的春节习俗:蒙古族历来崇尚白色 , 所以将农历正月称为白月 , 把过年称为白节 , 蒙古族过年的准备工作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即开始 , 除了扫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 , 还要人着新装 , 马佩红缨和新鞍 。
3、壮族的春节习俗:除夕杀鸡宰鸭 , 蒸制扣肉、粉蒸肉、叉烧肉等 。粽子是壮族春节必不可少的 , 壮族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品 , 特大粽子 , 重达一二十斤 , 味香堪称一绝 , 正月初一和初二待客要吃粽子 。
4、满族的春节风俗:春节时 , 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 , 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 , 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 , 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 。这些挂旗图案优美 , 色彩鲜艳 , 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
少数民族过年是什么时候藏族特色

藏族人民过年 , 是按照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 。藏历和汉族农历相近 。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内来临的 。在除夕前一天 , 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 , 家家户户都把脏水污物往西边倒掉 , 让那些脏东西跟着太阳落山而除掉 , 以示辞旧迎新 , 盼望人丁兴旺 , 万物生长 。


彝族特色

彝族称过年为“库史” 。“库”是年或岁之意 。“史”即是“新” 。彝族一年一度的年节是在农历十月底 , 有的地方是把过年日固定在农历十月三十日为除夕之日 , 冬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始 。

壮族特色

与汉族同时过春节 。除夕晚上 , 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 , 称为“压年饭” , 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 , 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 。

布依族特色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 。

满族特色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 。春节时 , 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 , 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 , 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 , 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 。

侗族特色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 , 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 。

白族特色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 , 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 。

土家族特色

春节期间 , 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 。

傣族特色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 , 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 。

黎族特色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 , 每逢春节到来 , 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 , 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 , 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 。

僳僳族特色

僳僳族称年节为“盍什” , 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 , 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 , 祝愿来年硕果累累 。

拉祜族特色

除夕晚上 , 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清身 , 做好翌日的食物 。

达斡尔族特色

居住在东北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 , 农历正月初一早上 , 男女青年梳妆打扮 , 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 , 然后逐户拜年 , 每家都准备有蒸糕 , 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 , 据说吃了之后 , 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

仫佬族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 , 仫佬族的村村寨寨 , 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 , 几十人、几百人 , 乃至几千人聚会在山坡上或赛场里唱山歌 , 尽情歌唱劳动、生活和爱情 。

【少数民族的过年风俗,少数民族过年是什么时候】独龙族

唯一的节日就是先在冬腊月的“卡雀哇”节 。最隆重的仪式是牛祭天 。

鄂伦春族

在东北的鄂伦春同胞 , 春节早晨 , 先在家族中依辈份大小斟酒 , 幼者给长者叩头 , 平辈则互相请安 , 初二、初三进行赛马 。

赫哲族

春节 , 赫哲语为“佛额什克斯” , 即大年除夕之意 。

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时间一样过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