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的历史来历 紫砂的来历是怎样来的

紫砂之名的由来
紫砂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 , 其特点是结构致密 , 接近瓷化 , 强度较大 , 颗粒细小 ,  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 , 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 。宜兴紫砂器胎质具有这种特性 , 而且 , 于器表光挺平整之中 , 含有小颗粒状的变化 , 表现出一种砂质效果 。
那紫砂是哪里来的呢?
所谓“甲泥” , 指黄石岩板 , 其深埋在地层下 , 收自然压力后成坚硬的块状 , 好似铁甲 。
所谓“夹泥” , 指夹藏于黄石岩板下的矿层 , 为紫泥矿的母体 。
所谓“夹脂” , 是指表面蛋清色、光滑如脂的本山绿泥矿 , 其夹藏在紫泥矿中 。
“紫砂”称呼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众多文献对紫砂壶均以“阳羡砂壶”名之 , 并无明确的“紫砂”概念 。紫砂艺人对紫砂土的名称也一直是没有统一称呼的 , 大都按开挖的位置给以称谓 , 如“野山红泥”、“青泥”、“底槽青泥”等 , 五花八门 , 
莫衷一是 。
民国时期收藏家赵汝珍在他的《古玩指南》中对紫砂壶的介绍是“宜兴壶 , 产自江苏之宜兴 , 以地名之也 。质为陶 , 而非瓷 。成品种类甚多 , 凡用具应有尽有 , 不过以壶最为著名耳 。”
在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陶瓷史》中 , “紫砂”是“青泥”的又名:“江苏常州 , 所产之瓷 , 颇著盛名 。产品有粗泥、白泥、青泥、黑泥四种 。粗黑二泥 , 近于瓦器 , 其制品为坛类花瓶等大件 , 形状粗陋 , 色多作红色 , 暗黄 , 或暗紫 。白泥一种 , 为素地乳白色 , 光泽滋润 , 制品以盆类溺器等为多 。以上三种 , 多属荆溪所产 。至于青泥一种 , 又名紫砂 , 亦名朱砂、豆砂、香灰、橙黄、海棠、竹叶 , 则专产于宜兴 。……所制之器……外面之色 , 以暗褐色居多 , 间亦有带暗红者 , ……配合高雅 , 形状变化 , 光泽又不强烈 , 而文字绘画之雕刻 , 尤为擅长 , 故东西各国 , 甚爱赏之 , 若能设法推广 , 亦一大利源也 。”
对紫砂土的名称没有确定称呼的情况 , 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 。
徐秀棠著《中国紫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 , 才开始了对紫砂的命名:“紫砂泥被称作‘泥中泥、岩中岩’ , 是紫泥、绿泥(本山绿泥)、红泥三种的统称 。紫泥产于宜兴市丁蜀镇黄龙山 , 深藏在黄石岩下 , 夹存于夹泥矿层中;本山绿泥则是紫泥层的夹脂;红泥是泥矿里的石黄 , 一般在嫩泥矿的下层 。”
紫砂壶的出现要追溯到1513年 , 为明正德八年 。
那一年宜兴的金沙寺 , 注定是与往年不同的 , 因为一个学子的借宿 , 使多年后的我们有了一个败家的项目……
“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 , 携一童子名供春 , 见土人以泥为缸 , 即澄其泥以为壶 , 极古秀可爱 , 所谓供春壶也 。”
——《阳羡瓷壶赋·序》吴骞(吴颐山的后人
那年的某月某一天 , 一位年轻的学子携一小书童到金沙寺借宿 , 学子名为吴颐山 , 小书童叫供春 。
吴颐山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小伙儿 , 因为明年要进京赶考 , 所以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书房里学习读书 , 不敢轻易出来浪!
但他的小书童供春就没这个困扰啦 , 十几岁的孩子 , 正是好玩的年纪 , 很快就和僧人们打成了一片 。
供春除了帮主人吴颐山处理生活上的杂事 , 他其余时间都是和僧人一起 , 跟着学习一些寺庙的文化知识 。
有一天 , 供春发现寺里的僧人将制作瓮缸的细土加以澄练 , 做成胎坯 , 把中间刳空 , 制成了壶样 。
供春也跟着学习 , 淘来细土 , 做成了一把“栗色暗暗 , 如古今铁 , 敦庞周正”的茶壶 , 这把壶便是一片叶子等了几千年的紫砂壶 。

紫砂的历史来历 紫砂的来历是怎样来的


▲供春壶
说起供春的主子吴颐山 , 这个人是真的文人 , 平时交往的小伙伴有唐伯虎、祝枝山等名人 。所以供春侍奉久了 , 也耳濡目染地学习很多 , 很有审美眼光 。
所以 , 供春参照金沙寺旁边银杏树的树瘿 , 做了一把树瘤状的壶 。这把壶古朴可爱 , 造型自然 , 很受士子名流的喜欢 , 一下出了名 , 人们都叫它供春壶 。
紫砂的历史来历 紫砂的来历是怎样来的


▲供春壶
吴颐山在第二年的考试中 , 成功取得进士 , 踏上仕途!但古往今来 , 做官的人何其多 , 吴颐山也没有什么壮举 , 自然湮没于浩瀚的历史中了 。
这个小书童可不一样 , 供春因为这把壶 , 开辟出一方新天地 , 他制壶出名后 , 便自立家门 , 以做壶为生 。后来收了一批徒弟 , 将自己的制壶技艺流传开来 。供春用自己的人生告诉大家:成功的路不只有一条!
紫砂的历史来历 紫砂的来历是怎样来的


在紫砂壶的传承历史上 , 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时大彬 , 时大彬是宋尚书时彦的裔孙 , 其父亲也善于做壶 , 他的制壶技艺 , 传自他的父亲 。
时大彬对作品很严苛的 , 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强迫症 , 估计星座是处女座……因为做出来的壶稍有瑕疵 , 就敲碎废弃 , 有时候烧出来的壶挑不出一把满意的 , 就全部敲掉 , 一把不留 。
精益求精 , 使时大彬的壶越做越好 , 他擅长用各色陶土 , 会在陶土中添加砂缸土、碎瓦土 , 做出的壶“沙粗质古肌理匀” , 被后人称为“时壶” 。
紫砂的历史来历 紫砂的来历是怎样来的


【紫砂的历史来历 紫砂的来历是怎样来的】▲时壶
“时壶”造型多样 , 主要有四方、梅花、八角、僧帽、提梁等型式 , 造型流畅 , 风格高雅 , 妙不可思 。
因为时大彬严苛的态度 , 他做出的壶壶盖、壶身贴合性很好 , 合上后提起盖子 , 壶身不坠 。
吴颐山的后人吴骞 , 又一次在《阳羡瓷壶赋·序》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 这是紫砂壶历史上的一次转变 。
“初自仿供春得手 , 喜作大壶 。后游娄东 , 闻陈眉公与琅邪太原诸公品茶试茶之论 , 乃作小壶” 。——《阳羡瓷壶赋·序》吴骞
意思是 , 时大彬最初的作品大多是仿制供春样式 , 全部是大壶 。后来 , 他四方游学 , 结交了陈继儒、王时敏等文人墨客 , 与他们品茶论壶 , 受到了很多启发 , 开始尝试做小壶 。
从大壶到小壶的转变 , 是紫砂壶历史上的一次很重要的改变 , 一直到今天 , 我们的紫砂壶基本以小壶为主、大壶为辅 。
紫砂的历史来历 紫砂的来历是怎样来的


以供春、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为代表的紫砂壶大师开启了茶具的新时代;之后 , 紫砂壶经陈鸣远、惠孟臣、陈鸿寿、杨彭年等明清大师的推波助澜 , 到近现代制壶大师顾景舟时 , 紫砂壶已经具有颇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
紫砂壶除了艺术审美方面 , 它能流传到至今让我们依旧使用 , 功用性才是最重要的 。它的透气性 , 在泡茶时 , 给予茶之真香、真味 。
紫砂的历史来历 紫砂的来历是怎样来的


感谢那个顽皮聪明的小书童 , 让那片叶子 , 有了最好的归宿!
花钱花太多的童靴 , 也别怨他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