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不死,寿则多辱是谁说的,老年人过大寿说什么

【老而不死,寿则多辱是谁说的,老年人过大寿说什么】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各个阶段,从出生开始,向着死亡走去 。许多人说,死亡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是逐渐走向死亡的这个过程 。也有不少人对自己变老的这个过程接受不了,所以选择年轻的时候就结束自己的生命 。
长寿在中国人眼里是个好事儿,大家都祈求自己能够长寿,希望能活地更久一些,特别是那些位高权重,享受到财富和权利的人,甚至会追求永生,比如古代不少皇帝,就一直在寻找长生不老的药物,希望自己能一直统治下去 。
但是,死亡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逐渐老去也可以当做一个享受的过程,只有经历过生老病死,才算是完整的人生 。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老人的人生经验,对一个家庭来说非常宝贵 。但是,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逐渐退化,体力逐渐下降,能承担的社会劳动也就越来越少 。中国作为农业社会,一个家庭中劳动力非常重要,老人没有劳动能力后,完全需要家里的孩子养活,如果不幸得病卧床,还需要专门有个人照顾老人的日常 。
“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个人病的久了,照顾的人自然会产生抵抗情绪 。而且许多老人年纪大了以后,脾气会变得非常古怪,动不动就冲后辈发火,导致后辈们不尊重他,他自己也会觉得自己收到了侮辱 。人活的越久,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也就越多 。
寿则多辱,有的真是,我也亲历与感受到了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谁不想长命富贵?健康有福,谁想长寿 。可是岁月不饶人,时间不爱人 。人老就更力不从心,不中用了,特别是到体弱多病,日常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儿孙亲友帮忙时,就真有很失面了而受辱的感觉了 。

老而不死,寿则多辱是谁说的,老年人过大寿说什么

生活无忧,儿孙满堂,身体健康,样样能自主自理,家和儿孝,谁都想长寿不死 。但一旦遭遇疾病缠身,儿孙不孝,还勾心斗角,争吵不休等等,长寿就深感是折磨受凌辱了 。辱是污辱,羞辱,耻辱,有时三辱同临,那就更感寿则多辱了 。多病痛苦,疼痛难忍,就已感觉不幸受污辱了;俗言,久病无孝子,有病不能自理,自己受辱受折磨已是很烦,还要累及亲友,要是亲友因服侍而闹事,岂不感到既被羞辱,又觉可耻?久病伤情成累赘,失了尊严没了面子,谁不感到受辱?老人功能退化,四肢无力,心智不灵,丢三落四,力不从心,还病痛缠身,能感觉得好?特别是生活无法自理,家庭经济困难,还要儿孙服侍,由此而延生的种种问题,就真使人不安而多辱了 。
老而不死,寿则多辱是谁说的,老年人过大寿说什么

我的母亲中风瘫痪在床已有年余,天天我在服侍,我已深感其中味 。我母亲先前很偏心的,我满肚火气,但念到母亲生养了我,我还是忍气吞声服侍母亲,不敢发牢骚,不公平,也不与姐弟妹争吵,说咸淡论短长对错,避免不使母多感受辱 。
老而不死,寿则多辱是谁说的,老年人过大寿说什么

太多数人还是希望自己长命百岁的 。但是也有的人有轻生厌世的念头 。为什么呢 。主要是生存质量 。一个人珍惜生命,前提是生活幸福 。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子孙孝敬,其乐融融,谁不愿寿比南北?
“寿则多辱”关键是这个“辱”字 。污辱、羞辱、耻辱,都是失去尊严 。“辱”从何来?不外以下几种:
或因身体不健 。长期病病歪歪,病魔缠身,疼痛难忍,受尽折磨,痛不欲生,卧床拉撒,生着活受罪,死了才解脱 。所以才有“安”“乐”“死”的说法 。
或因子女不孝 。有些老人,风风光光一辈子,有头有脸爱面子 。但到晚年,子女不孝,说话没人理,吃喝看脸色 。儿孙躲,亲人嫌,甚至不给吃不给喝,恶言恶语,成了低三下四的累赘货 。岂能不辱?
三是经济拮据,生活艰难 。有少数农村空巢老人,儿女外出打工,长年自已独守空房,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无经济来源,生活无着,寂寞单调,没有生活质量,失去人格尊严,总有受辱之感 。
总之,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养老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主流,“寿则多辱”的意识会越来越少 。
寿则多辱,这个辱字并不是侮辱的意思,而是说苦痛的经历 。
人活的年纪大了,总要经历无数的血雨腥风,经历亲朋好友的生老病死,甚至是自己的至亲夭折,死去的人已无知觉,活着的人悲痛不已 。宋美龄女士活了一百零六岁,在她晚年的回忆录中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思,蒋介石死了她活着,蒋经国死了她还活着,甚至几个孙辈的亲人都逝去了她还活着,她感到自己晚年的生活孤苦零丁、
老而不死,寿则多辱是谁说的,老年人过大寿说什么

老而不死,寿则多辱是谁说的,老年人过大寿说什么

老而不死,寿则多辱是谁说的,老年人过大寿说什么

悲伤不已 。
所以"寿则多辱"这个说法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现代社会,虽然物质生活已经丰富不少,但是活的年纪太大了也不是什么得意的事情,人老了身体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疾病,生活总不会称心如意,即使到了养老院,过的也不是一种快乐的生活,甚至还会受到侮辱,这就是"寿则多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