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由来,长沙武陵名字的由来

长沙的由来

长沙的由来,长沙武陵名字的由来


据考古判断,在距今15-2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长沙地区即有原始人类活动 。新石器时代,已形成氏族及部落 。
殷商之世,长沙属扬越之地,是百越部落的分支 。
春秋战国时期,长沙属楚国黔中郡 。
秦设长沙郡,为秦初全国三十六郡之一,长沙自此列入中原政权的行政区划,郡治湘县 。
西汉置长沙国,治临湘县,辖临湘、罗、连道、益阳、下隽、攸、酃、承阳、湘南、昭陵、茶陵、容陵、安成13县 。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长沙国为填蛮郡,改临湘县为抚睦县 。
民国二年(1913年)9月,改定旧长沙府附廓首县裁府改县,长沙府直辖地改为长沙县 。
1983年2月8日,长沙市增辖浏阳、宁乡、湘阴(1983年7月13日湘阴回归恢复后的岳阳地区) 。当年着手改变政社合一建制 。
长沙武陵名字的由来武陵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楚国灭方国庸(今湖北竹山一代)而置汉中郡(汉水之中之意),另设武陵县;武陵之名源于竹山境内的武陵河(今堵河,汉江最大支流) 。后秦灭楚,楚人南迁,武陵,大庸等地名也随之南迁至湖南常德武陵山一带,这也是西汉武陵县与武陵郡异地同存的原因 。西晋,武陵郡撤销,仅存武陵县 。据《后汉书·郡国志》载“秦昭王取楚六百里地置汉中郡,辖南郑,武陵,长利,上庸等县 。”
秦朝置武陵县(今湖北竹山),因其境内武陵河(今堵河,汉江最大支流)得名,属汉中郡(据《汉书·地理志》记载) 。[西汉甫立,高祖五年(前202年),析上庸之地置武陵县(今湖北竹溪),隶属汉中郡;改秦置的黔中郡为武陵郡,郡治驻义陵(今怀化市溆浦县) 。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朝廷将郡治迁于索县(今常德市鼎城区) 。顺帝阳嘉二年,武陵郡郡治移临沅(今常德市武陵区) 。武陵郡作为县以上的行政区域名,在此后五百多年中,时因时废 。
【长沙的由来,长沙武陵名字的由来】晋置武陵县,属上庸郡 。《桃花源记》所叙晋太元年间,中国版图上叫“武陵县”的只有竹山 。竹山古称武陵县,属汉中郡,在秦朝就有了 。晋时,武陵县属上庸郡 。而竹山境内的堵河旧称武陵河,河中峡谷至今还叫“武陵峡” 。虽然湖南常德一带,汉代也曾经设武陵郡,但竹山武陵县的设置在秦朝就有了,时间要早得多 。历史学家石泉先生考证,中国古代地名搬家现象比较普遍,造成许多地名相同 。如湖南常德一带的武陵郡、大庸郡,就是从湖北竹山复制过去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