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怎样来的?为什么要划龙船呢

划龙舟即赛龙舟,端午节赛龙舟起源有以下四种说法:
1、纪念屈原:
【端午节是怎样来的?为什么要划龙船呢】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 。他在流放了的情况下,写下忧国忧民的《离骚》和《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
在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 。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 。”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 。”
2、沅陵盘瓠招魂:
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龙舟 。沅陵龙舟发源于远古,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 。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儿六女,儿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瑶、侗、土、畲、黎六个民族 。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招魂 。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师不知他魂落何处,就让各族打造一只龙舟,逐溪逐河寻找呼喊,以至演变成后来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 。
3、纪念曹娥:
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 。《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 。浙江地区多祭祀之,《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
4、纪念伍子胥:
《清嘉录》中记吴地(江苏一带)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 。另外还有广西的纪念马援、福州的纪念阎王王审知等仪式 。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 。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究竟始于何时,因何而设此节,历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源于纪念我国杰出的政治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的大夫,主张革新,联齐抗秦,他还起用能人,让楚国富强起来 。然而却遭到当权贵族的排挤和陷害,楚王又昏庸无能,竟听信奸邪谗言,将他免职,将他流放到沅湘一带 。屈原在流放期间,眼看着楚国人民遭受苦难,楚国走向衰亡,他心中万分悲愤,便于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屈原自沉后,人们为搭救他而出动了许多船只 。后又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用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敬慰亡灵 。故有说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的风俗即起源于此 。二是源于纪念伍子胥死难的日子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其父曾任楚国大夫,后被楚平王杀害 。伍子胥历经宋、郑等国入吴,任吴国大夫,助吴王阖闾整军经武,国势日盛 。不久攻破楚国,以功封于申,又称申胥 。但到吴王夫差时,因伍子胥力谏吴王拒越国求和及停止伐齐而被吴王疏远,后吴王夫差又赐剑命伍子胥自杀 。就在五月五日这天,将伍子胥遗体装进鸱夷革内,丢进大江 。后人们亦于五月五日对其表示悼念 。三是源于“恶日” 。古俗称五月五日为“恶日”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对五月端午就有诸多忌讳,认为这天出生的孩子“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后又有一些杰出的人物亦殁于这一天,人们更视五月五日是个不吉利的日子 。又因农历五月正值天气逐渐变热,各种瘟疫疾病发病比其它时候多,人们亦认为五月就是“恶月”,五日是“恶日” 。四是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 。相传曹娥14岁时,其父于五月初五迎伍君神淹死江中而不见尸体 。曹娥为寻父尸沿江痛哭十七日,投江而死,江浙百姓感其孝心美德,于五月五日悼念她 。端午节的由来众说不一,尚难肯定哪种说法才是唯一的起因,而哪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端午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诸多习俗并成为全国性的民间节日,它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表现了中华民族化凶为吉,在战胜邪恶中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 。现在人们过端午节,“恶日”的喻意和迷信色彩越来越淡薄下去,而吃粽子,龙舟赛等习俗却在海内外的炎黄子孙中广为流传下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