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原子离子的依据

其实解答很简单 , 因为离子带电啊 。
只要是带电的粒子 , 我们可以在外面加一个电场 , 会跟着跑的就是离子 , 不跟着跑的就是分子 , 所以分辨离子和分子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
【判断原子离子的依据】不过仔细想起来 , 其实也不简单 , 因为如果有人要钻牛角尖 , 就可能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大自然里本身并没有「离子」 , 然而一旦通上电 , 一些本来没有带电的分子带上了电 , 就变成了带电的分子 , 那可怎么办?其实在两百年前 , 科学家们的确是这样认为的 , 当时 ,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就提出这样的理论 , 他认为在通电的时候 , 之所以会出现「电解」的现象 , 是由于通电让原来不带电的物质带上电而造成的 , 在法拉第看来 , 如果没有通电 , 就应该没有离子 。这种观点曾经被长期当成科学真理 。如果科学家一直有这样的错误观点 , 那么其实就是没有正确区分离子和分子的 。
直到19世纪末 , 当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在研究高度稀释的电解质溶液时 , 确定了电解质分子即使在不通电的时候也会自发解离 , 形成离子 , 至此 , 科学家们对离子有了相对更正确的认识 。离子不是通电的产物 , 而可以用通电的方法来检测 。随着电离理论的建立 , 化学在随后有了迅速的发展 , 科学家们对于各类离子及其性质也有了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 这时 , 在概念上已经不存在太多问题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