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将清朝皇太后称为老佛爷 还珠格格老佛爷( 二 )


亲王之女,封为和硕格格;
郡王、多罗贝勒之女,封为多罗格格;
固山贝子的嫡福晋所生的女儿封固山格格,侧福晋所生的女儿不受封;
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嫡福晋所生女儿可称为“格格”,侧福晋所生女不受封,称宗女 。
【中将清朝皇太后称为老佛爷 还珠格格老佛爷】再往下,所有的宗室女儿都只能成为宗女了 。
如果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清朝皇族女子,皇帝的女儿很少称为“格格”(除非像《还珠格格》里紫薇那种皇帝的私生女),一般都是称呼公主;其他出身较高的宗室女子皆可称为“格格” 。

中将清朝皇太后称为老佛爷 还珠格格老佛爷


上图_ 苏麻喇姑(约1612-1705.10.24),蒙古族人,图为苏麻喇姑墓
此外,“格格”还有一些非正式称呼 。
第一,非皇室成员,但与皇帝关系密切,地位尊贵的女性 。例如,康熙年间,内务府的报告中就将康熙帝祖母孝庄文皇后的侍女苏麻喇姑,称为“苏麻喇额涅格格”;
第二,清朝亲王的低等侍妾(在嫡福晋、侧福晋之下的)有时也被叫做格格,例如,《清史稿》中记载:“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女 。后年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 。”这里被称为格格的女子就是雍正帝在做皇帝之前的侍妾,后来的孝圣宪皇后,乾隆皇帝的生母 。
中将清朝皇太后称为老佛爷 还珠格格老佛爷


上图_ 慈禧(1835年—1908年)
老佛爷这个堪称清宫剧中被误用误解最严重的一个称呼了 。比如,《还珠格格》中经常出现“老佛爷吉祥”“老佛爷千岁千岁千千岁”等台词,直接将“老佛爷”一词作为清朝皇太后的专用称呼了 。然而,这的的确确是个错误,因为整个清朝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被称为“老佛爷”的太后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清朝同治、光绪两朝实际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 。
至于慈溪太后为何被称为老佛爷,说法也有很多 。
中将清朝皇太后称为老佛爷 还珠格格老佛爷


上图_ 李莲英(1848年11月12日—1911年3月4日),原名李进喜
第一种说法,李莲英为帮助慈禧二度垂帘听政制造舆论 。
相传光绪初年,慈禧想要二度垂帘听政,但朝中依旧有反对声音 。心腹太监李莲英知道了其心事,就命人比照慈禧太后的样貌塑造了一座观音菩萨像,放置于万寿寺(位于今天的北京艺术博物馆),故弄玄虚对慈禧说白寿寺有佛光显现,待慈禧到达寺中看到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观音菩萨之时,李莲英等人便故作吃惊的说慈禧真是老佛爷转世,来救百姓于水火当中,慈禧太后听完大为高兴,借此机会顺利垂帘听政,而“老佛爷”的名号也就这样传出来了 。
中将清朝皇太后称为老佛爷 还珠格格老佛爷


上图_ 慈禧扮观世音菩萨,李莲英和容龄陪侍左右
第二种说法,太监和内务府官员在背后对慈禧的代称 。
由于慈禧对于清朝大权的绝对掌握,身边的太监和内务府官员的对其是又敬又怕,加上她本人又信奉佛教,久而久之,这些下人便在私下里将慈禧称作老佛爷,意思是她像老佛爷一样神通广大、神圣不可侵犯 。著名清史和文物专家朱家溍在《故宫退食录》一书中就曾经有过介绍,宫廷当中的礼节是有严格要求的,无论是大臣还是太监,在见到慈禧时都应该必须马上下跪叩头说“某某某请皇太后圣安”,像“老佛爷”这种比较另类的称呼是绝不可能在公开场合出现的 。
中将清朝皇太后称为老佛爷 还珠格格老佛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