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看尽精神病人的真实样貌 精神病人脑子都很聪明( 三 )


“听懂人的受苦,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毁灭一个人很容易,拉住一个人却很难,活泉之家的日常就是与精神病人面临的各种难题对抗、一起寻求出路 。廖福源说明,活泉之家创立于2004年,当时台湾很少对精神病人的社区支持模式,因此当时工作人员采1948年在美国就有的模式、跟社会局讨论能否以公家资源设立“会所”,后来虽成功,至今全台湾也仅有台北市4家、新北1家,以外就完全没有,其他县市还是以精神复健的“医疗”模式运作 。

16年看尽精神病人的真实样貌 精神病人脑子都很聪明


活泉之家与传统的精神病院最大差异是,传统的精神病院是把精神病人视为生理的、要用医疗去处理个人缺损,而活泉之家则是要跟精神病人一起移除在社会生存的障碍 。在院里,每个病人都是主体,廖福源几乎天天都开好几次会议、跟病人讨论就业需求、讨论组织运作方向跟接下来要做什么,让病人不再只是“病人”,而是伙伴、是社群公民、甚至是组织行动者 。
陪伴精神病人的家属,也是活泉之家关心的 。“有些精神病友会被家人遗弃、没有家庭,很悲哀的感觉 。”然而廖福源也深知:“我跟很多家庭合作,每个家庭都撑得很辛苦 。”
说起一切工作有什么终极目标,廖福源盼望的是让精神病人有天可以成为“组织工作者”,到那时可以不必再靠专业人员协助、可以有自己的互助团体,也希望用各种活动、来消除社会偏见,才更有机会推进政府的政策 。更重要的,廖福源也希望有天可以有“精神病人的文化”,就像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一样,让人们可以自然看待精神病人的一切,不是只有污名,而是有他们“生存的文化” 。
16年看尽精神病人的真实样貌 精神病人脑子都很聪明


“听懂人的受苦,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廖福源说,或许人们认识精神病人总是会直接连结到“思觉失调”、“忧郁症”之类的病名,但对活泉工作者来说并不只是“病”,所有为精神病受苦的都是“人”,他强调:“在共同的世界里,我们其实都在受苦,所以我们不想做某个区隔离 。谈‘病’是隔离,但‘我们’没有差异 。”
【16年看尽精神病人的真实样貌 精神病人脑子都很聪明】“我觉得我可能是病人,但我也不是病人,我就是一个特别的‘我’、独一无二的我……我有一些特质,这些特质可能符合社会上一些属性、类别,比如像精神疾病,但这些,都不能代表全部的我 。”这是病人M在日记记下的一段话 。即便生了病,一个“人”的本质依然无法被忽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