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七夕节又称女儿节 七夕节又叫什么节日( 二 )


《周易·系辞上》说:“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阴阳之义配日月 。”日、月是人类最易观察到的自然天体,仰则能见 。日为阳,月为阴,为古之观念 。月为女性的象征,为太阴之精,为妇、为母、女主、皇后 。
古人通过观察发现,月圆月缺,盈亏相续,所以他们认为月亮具有强大的生育能力,能够生生不息,从而衍生出了月亮代表女性的观念 。
《搜神记》中说:“孙坚妻怀权梦月入怀 ,告坚日:‘妾昔怀策梦日于怀,今又梦月 。’坚日:‘子孙兴矣 。”’可见,民间有梦月为子孙兴旺的象征的观念 。

为什么七夕节又称女儿节 七夕节又叫什么节日


按照阴阳的文化体系,形成了月一阴一女性的象征体系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月中女神都是主司婚姻和生殖之神 。常羲、西王母、嫦娥等月亮女神神话象征着“生命的繁衍与永恒” 。
六朝时期的《汉武帝内传》记载,七月七日那天,她送了四个仙桃给汉武帝吃 。这位尊贵的女神或女仙的此举恰在月、日重“七”之时,生下七个女 儿,七月七日下凡到汉武帝处做客,而美丽善良的七仙女,冒犯天条和人间穷苦百姓结婚,后来道教又进一步把西王母推举上玉皇大帝皇后的宝座,这当然会在无形中缔结或加深女性与数字“七”的缘份 。
唐代以后,民间出现了主婚姻的“月老”,他有用以系夫妇之足的“赤绳子”,实指“子孙绳”,月老是月神由天堂走向民间,由神到人的复合形态,这种形态是月为生命之神的自然演化 。
数千年前,先民们通过观察,发现月亮的盈亏周期为28天,这与女性的月经周期几乎完全相同 。古人于是将崇拜月亮的宗教感情与月亮盈亏规律、女性行经规律联系起来 。
而后,古人又发现,女婴7个月时长第一颗牙齿,7岁时开始换牙 。约在14岁时,月经初潮到来,在49岁时进入绝经期 。此外,女性的妊娠期为280天左右 。女性的发展节奏,正好以“七”为基数 。
《黄帝内经·素问》之《上古天真论》篇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状;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衰,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黄帝内经》的这段话,从七岁一直描述到四十九岁,每七年一个生命阶段,系统地总结出了女性大半生生理变化历程 。
为什么七夕节又称女儿节 七夕节又叫什么节日


可见,这些基本的生理现象,古代的先民们,在女性身上早就观察到并记录下来了,从而将女性与数字“七”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观念,并折射到民间文化中,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 。
所以,数字“七”与月亮、女性三者之间似乎有一种神秘的联系,古人以“七”代表女性,就可以理解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