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闰四月是什么月

今年农历有闰四月 。在民间 , 流传着闰月里女儿要亲手为母亲做双闰月鞋的古老习俗 。乡谚说 , “闰月鞋 , 闰月穿 , 闰月老人活一千 。”如今 , 社会进步了 , 经济富足了 , 就连偏僻的乡村也难以见到女人手工做鞋了 , 做闰月鞋的习俗自然而然就演变成了买闰月鞋 。作为一个深入人心、彰显孝道的民间习俗 , 过去手工制作闰月鞋也好 , 现在掏钱买闰月鞋也罢 , 古往今来表达的心情和愿望是一样的 , 都是为了报答哺育之恩 , 祈求父母身体健康平安 。
【农历闰四月是什么月】旧时的乡间 , 只要自己的母亲健在 , 成年的女儿 , 不管出嫁与否 , 都要经常翻翻日历 , 把哪一年是闰月年、闰几月牢记心间 。往往是一进入闰月年 , 心灵手巧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便开始精心准备、及早动手 , 为母亲做闰月鞋 。俗话说:“闺女好 , 闺女好 , 闺女是娘的小棉袄 。”此言生动形象地道出了女儿对母亲体贴入微的关心和孝顺 , 母女连心 , 在做闰月鞋这样一桩寻常小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
在过去 , 乡间女子多委婉、含蓄 , 即使深知父母的养育之情 , 也不善于用言语表达 , 只能将之埋于心底 。于是 , 在闰月年里 , 给母亲做双合脚的闰月鞋 , 以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孝心 。在乡间诸多的针线活中 , 做鞋的难度最大、技术性最强 , 集设计、缝纫、拼布、浆染等多种手工技艺于一体 。故而 , 做出一双精致、合脚的闰月鞋 , 既是乡村女子向亲朋好友炫耀自己娴熟技艺的机会 , 也是母亲对女儿针线活儿有无长进的检阅 。
一双闰月鞋的诞生 , 凝聚着女儿们的许多辛劳 。粗略算来 , 要经历打袼褙、铰鞋样、纳鞋底、绱鞋等七八道繁琐费力的工序 , 至少得十天半月的紧张忙碌 。
做闰月鞋 , 首先是打袼褙 。找一些弃之不用的破布旧衣 , 撕扯成片状或者条状的铺衬;接着打糨糊 , 糨糊须用小麦面 , 且熬至半生不熟的稠糊儿状态 , 此时的粘合力最强 。找一张木桌 , 或者将堂屋的双扇木门卸下来拼在一起 , 在门板上刷一层糨子 , 贴上一张纸 , 再贴上一层破旧铺衬 , 刷上一层糨糊 , 再贴铺衬 , 大致贴上五六层左右 , 之后将其移至太阳底下晾晒 , 待厚墩墩的布片晒干后 , 直接把它从木板上揭下来 , 俗称“袼褙” , 也就是做鞋底的原材料 。
过去手工缝制的布鞋 , 其大小不是靠鞋码决定的 , 而是取决于鞋样儿 。所谓“鞋样儿” , 就是用硬一点的纸铰出一个鞋底的样子 。一般 , 家里有几口人就有几种不同的鞋样儿 。
把几层鞋底形状的袼褙叠在一起 , 就可以纳鞋底了 。纳鞋底俗称“纳底子” , 是一项费时费力的针线活儿 。针、顶针和锥子是“纳底子”必不可少的工具 。有些手劲小的村妇还备有钳子、夹板等物 , 作为辅助工具 。纳鞋底子所用的线是细麻绳 , 而且多是被农人俗称为“好麻”的苎麻 , 此麻种植的人少 , 价格比较贵 , 用其搓捻而成的麻绳 , 结实柔韧、经久耐用 。手艺好的巧妇 , 所纳鞋底上的针眼均匀整齐、排列有序、横竖成行、斜向成趟 , 总是鞋底着地那一面的线都磨没了 , 鞋底却硬得仍像一块铁板 , 换了两三个鞋帮了 , 但鞋底依然结实如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