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是中国脐橙之乡 。赣南脐橙具有皮薄、肉甜、汁纯等特点,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吃了能生津止咳、开胃、健脾、润肤、养肺、美颜 。赣南脐橙,名副其实,名不虚传!今特此分享“橙友”宣讲稿一篇,让读者们了解更多“橙友们”的奋斗故事 。
大家好!我是莲塘村三姓小组的林翠华,和我们赣南许多人一样,也是一个多年种植脐橙的“老果农”了 。在座的很多都是乡里乡亲的,与我熟悉的人都叫我翠华,与我不太熟悉的人也有人拿我老公的名字来叫我“老智古老婆”,因为我老公的名字叫黄钦智,他也是我们的同乡人,乡亲们都爱叫他“老智古” 。今天,非常感谢县、乡妇联给我这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在这里谈谈我这位“老果农”种脐橙的一些酸甜苦辣 。
这些年,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吃过我们家脐橙的顾客和亲朋好友都夸我们家的脐橙皮薄、肉甜、汁纯,品质上乘,赞不绝口,一位外地老顾客还特别善意地给我们家的脐橙取了一个好听、亲切又大气的名字,叫“华牌脐橙”,他说自从吃了我们家的脐橙后,就不想再去市场上买别的脐橙了 。这个评价给了我们夫妻俩很大的鼓励,让我心里悄悄地做起了“华牌脐橙”梦 。
说起种脐橙,我们家也是经历了一波三折的 。记得结婚后,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我们夫妻俩养过蚕,我爱人也踩过黄包车搞货运,还去煤矿挖过煤 。我们吃了很多苦、受过很多累,做过很多努力,但都没有改善多少家庭经济条件 。后来,我们就一门心思想着外出打工,根本就没想过要种脐橙 。
当初我在广东的一家眼镜厂工作,起早摸黑、加班加点地干活,但打工六七年都没钱寄回家,更没有让家庭经济有多少改观,而且还把家庭还搞得“四分五裂”:我在一个地方打工,爱人在另一个地方打工,夫妻俩打工的厂子相隔四十多里路,就是平时要见一面都难,孩子留在老家,离我们就更远 。
特别是,自从有了孩子后,我们在外打工,心里却总是牵挂着家里的孩子 。当时交通和通讯也不像现在这么方便,要联系家里只能靠写信 。所以,只要一想起孩子,我在异地他乡就忍不住想回家,但现实却是有家难回 。作为孩子的妈妈,爱孩子、疼孩子、想孩子的心情大家都能理解,我也不知道因为这个思乡病偷偷地哭过多少次、流过多少泪 。更重要的是,看见这么多和我们一样的家庭,很多孩子都成了留守儿童,这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和成长造成很多问题 。所以,我决心返乡陪孩子,绝不能让我的孩子也成为留守儿童而遭这份罪 。
返乡后,我们再次尝试过养蚕赚点收入,但是,几次努力都失败了,同时又发现自己有力无处使 。后来我们改变方向,开始了种脐橙的生涯 。真是万事开头难,当初,我们种脐橙一没有资金、二没有技术、三不懂管理,加上果园里基础设施建设不行,就是买来一台机器,也因为电力不足而没法使用,因为果园里的电只供照明用,无法带动机器,果园里根本无法开展机械化作业 。这样,我们买回来的机器也成了摆设 。后来,我们又买了一台小型机械用于喷洒农药,但那是手摇机器,虽然比之前完全靠人工喷洒农药好一点,但还是比较费时费力 。记得孩子读三、四年级时,他下课回家后看见我们很辛苦,就主动地来果园里帮忙摇机器 。此外,果园里的其他体力活,也主要靠我们肩挑手提去完成 。比如,当果园里的小树苗遇到杂草侵害时,我们顾不得炎炎夏日,也一样在大太阳底下除草;当果园遇到干旱天气时,我们拼尽力气去挑水浇灌 。更糟糕的是,我们没有种脐橙的经验,特别是遇到病虫害时,就会束手无策 。所以,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学,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把果园的损失当作交学费了 。为了学习种脐橙的好经验好技术,记得2005年赣南脐橙在信丰搞脐橙节,我们就专程去那里取经,学习信丰人种脐橙的技术和经验 。此外,我们还买了很多关于种脐橙的书,一有空就抓紧时间认真地学习防治病虫害和改良土壤等各方面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