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与晏几道父子的迥异人生 晏殊和晏几道( 二 )


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真宗死,年仅12岁的仁宗继位 。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想独揽大权,朝中众官议论纷纷,束手无策 。晏殊提出“垂帘听政”的建议,得到大臣们的支持 。这一举措,对稳定当时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 。
仁宗时,西夏元昊反叛,天下苦于兵乱 。晏殊时任宰相兼枢密使(国家军委主席),建议仁宗撤销部队内的监军,使前线的军队统帅不受牵制而根据敌我形势,灵活机动地开展军事行动 。同时在后方召募、训练弓箭手,以作援军;清理宫中长期积压的财物,充当边关军饷;追回被各种衙门侵占的物资,充实国库 。由此,宋军很快平定了西夏的进犯,使元昊俯首听命 。
晏殊另一重要政治成就是他在担任地方官员时,大力办学,为国家培养人才 。
他从被贬宣州(今安徽宣城)开始,特别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当地的应天府书院,力邀范仲淹等学术大师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使得该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 。

晏殊与晏几道父子的迥异人生 晏殊和晏几道


这是自五代以来,学校屡遭禁废后,由他开创的大办教育的先河 。庆历三年在宰相任上时,他又与枢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导州、县立学和改革教学内容,官学设教授 。自此,京师至郡县,都设有官学 。被称为著名的“庆历兴学” 。欧阳修盛赞他说“自五代以来,天下学废,兴自公始” 。
与他在从政中的刚正严谨完全不同,脱下朝服的晏殊则是个温柔多情的词人 。
据说,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流传至今的仍有《珠玉词》收集的136首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
这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晏殊最著名的一首词 。句句精彩,还一举创造了至今仍时常从人们的嘴里脱口而出的两个成语——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 。
词作描写的是词人在夕阳下春游的伤春感怀,承袭着南唐的风格,在典雅清丽的铺叙中,委婉含蓄,温润圆融地发出时间永恒而人生短暂的深长叹惋 。
晏殊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已的典雅流丽,填得富贵闲雅,被认为“导宋词之先路”、“开创北宋婉约词风”,是“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以慢词为赋的始祖)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三首词来比喻人生成就大事业必须要经历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可见这首词的意境有多么深邃 。
难怪婉约派词后李清照,在私下里也尊称晏殊为祖师爷 。
晏殊与晏几道父子的迥异人生 晏殊和晏几道


(四)父亲一逝,官场渐远说到晏殊,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生下了一个儿子——晏几道 。这父子俩犹如接力一般,将“花间派”的婉约词推向了巅峰,在文学史上竖起了两座绕不开的丰碑 。
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出生时晏殊已经四十七岁 。那时他官居相位,仕途正如日中天 。这最小的孩子的到来,无疑获得了他的格外宠爱 。更让步入晚年的晏殊惊喜的是,这个小儿子完美地继承了他的文学基因,自小能写诗文,也像他一样,在十四岁时参加科考并金榜题名 。可想而知,这个官二代有着怎样美妙的生活 。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 。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
这首《生查子·金鞭美少年》,就是他声色犬马生活的写照 。
可是,好景难长 。随着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六十四岁的晏殊去世,晏几道春风得意的生活骤然终止 。家庭的大树倒了,十七岁的晏几道开始接受现实社会的严酷考验:适应清贫的生活,极力做好小官位上的本职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