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晚年为什么选择辞官( 四 )


郑板桥可是干了十二年县大老爷呀 , 如此清廉 , 恐怕世上没有第二人 。
郑板桥看到老百姓对他依依不舍 , 他就向老百姓赠画题诗留作纪念:“乌纱掷去不为官 , 囊囊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 秋风江上作渔杆 。”
余平生最敬苏东坡与郑板桥 , 神慕之 , 想想世间 , 真正清廉的官吏能有几个?贪 , 是人的本能欲望呀 。
郑板桥一心为民 , 就是希望“立功天地 , 字养生民” , 以达到“民于顺处皆成子 , 官到闲时更读书”的境界 , 然而 , 官场有官场的规则 , 要圆滑通融 , 要上奉下瞒 , 要察言观色 , 要逢迎送往 , 要与大大小小的官吏们同流合污 , 打成一片 , 他的“糊涂”处事 , 在官场上行不通呀 。

郑板桥晚年为什么选择辞官


四、辞官归隐得真意郑板桥选择辞官归隐 , 沉浸于艺术中 , “师法自然” 。
郑板桥有诗千余首、词近百首 , 曲十多首 , 对联百余副 , 还有序跋、匾额、碑记、书信等数百件 。
郑板桥诗如其人 , 自由洒脱 , 流畅清新 , 浅近幽默 , 直抒胸臆 , 其词其曲 , 或慷慨激昂 , 或细腻悠逸 , 其对联更是令人倾慕 , 立春高远 , 情趣横生 , 富于哲理 。
他的绘画以兰、竹、石为主不拘成法 , 敢于创凉 , 独辟蹊径 , 竹清瘦挺拔 , 兰萧散隐逸 , 石雄奇秀拙 , 脱尽俗习 , 绝伦画坛;他的书法被称为“板桥体” , 博采众长 , 大胆革新 , 自成一家 , 认为艺术“不立一格” , “不为古人所累 , 气与意相辅” 。
与他同时代的金农赞曰:“兴化郑进士板桥风流雅谑 , 极有书名 , 狂草古箍 , 一字一笔 , 兼众妙之长 。”也就是说 , 郑板桥的书法以楷隶为主 , 兼揉草书 , 是超脱传统技法而新创的一种字体 。
郑板桥能够达到诗、书、画三绝 , 关键在于他以书入画 , 以画入书 , 诗画交融 。“作字如写兰” , “写兰如作字” , 常常用诗歌作为绘画的题跋 , 来揭示画面的象征意义 。
郑板桥一生喜欢画竹 , 也写了许多题竹诗 , 或题“秋风昨夜渡潇湘 , 触石穿林惯竹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 , 挺然相斗一千场”;或题“两枝修竹出重霄 , 几叶新篁倒挂梢 。本是同根复同气 , 有何卑下有何高 。”或题“咬定青山不放松 , 立身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无不体现了人品与气节 。
郑板桥年轻时积极入世 , 希望实现胸间抱负 , 治国平天下 , 一展宏图 , 为苍生谋幸福 , 关注人民疾苦 , 体察社会弊端 , 然而仕途不需要遗世高蹈 。庙堂之高 , 高不可测;只好退隐 , 独善其身 , 成就了郑板桥的艺术与人格 。
人有所糊涂有所清醒 , 该清醒时清醒 , 该糊涂时糊涂 , 用“糊涂”来表达“睿智” , 用“真意”来演绎“糊涂” , 恰如郑板桥的一首题诗:“盆是半藏 , 花是半含;不求发泄 , 不畏凋残” , 这分明是大境界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