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富春江旅游攻略自驾游 富春江山居图( 二 )


被认为是“真迹”的“无用师卷”,自郑无用道士收藏后,经过一百余年,到了明朝在苏州重现,最初由大画家沈周收藏,大约在成化年间被董其昌在北京购到,并珍藏于书禅堂 。董其昌在万历年间将此画卖给了吴正志;吴正志又将此画传给他三子吴洪裕 。
吴洪裕是当时著名的文人雅士 。他一生到死最喜两件宝,一件是《智永千字文真迹》,另一件则是《富春山居图》,于是,在他临终时,他叮嘱他儿子把这幅画烧了“炎殉”,使他在九泉之下仍可持有此画 。在烧完永智的真迹“千字文”后,他的侄儿吴子文不忍名画被毁,急从火中抢救出来,可惜画的前段已被烧坏数处 (卷首部分经过修补后,题为《剩山图》,也保留下来) 。
大约在1730年间,画卷的主要部分流落到了中国绘画重要的收藏家安岐手上 。他先是收藏了仿本,才又收藏了真品 。当时安岐一心想找到《富春山居图》,所以一收到仿本,就马上在空白处品评题字,一共题了55处,整幅画变得面目全非,而真品却由此逃过一劫 。从此,这幅长卷分为两段,后段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前一段在抗日战争时期由现代名画家吴湖帆先生收藏,后由浙江博物馆收购珍藏 。
什么是“文人画”
所谓“文人画”的看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审美趣味,正如“元四家”的代表人物倪瓒所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画画用于“寄兴”,表达自己困境,发泄愤懑 。
二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他们认为绘画本身的线条、色彩、笔墨能够反映作者的精神境界,他们把题材和风格上的平淡视为美德,目的是在平淡之中表现出细腻动人的特质,《富春山居图》则是“文人画”的标准样本,平淡有致,淡泊简劲,是典型的文人气质的完美体现 。
三,从元代起,画家门开始在画上题字作诗,形成诗、书、画、印的结合 。元末时期,画家们大量使用宣纸,因为纸比绢更便于发挥中国画笔墨的皴擦、渲柒效果 。
黄公望生平
画家黄公望是江苏常熟人,生于1269年,自幼天资聪颖,中年时曾做过小官,因涉案入狱,后来再没
有踏入仕途 。他有一段时间住在松江,以占卜为生,后来在圣井蓬莱庵为道士 。研究过“九流之学”,且通音律,50岁之后专心画山水画 。
名家导览
从现存的画卷看来,此画是从宁静的河岸开始,展开了一幅非常平静的江南风光,接下来我们看到了一座山峰,和其他两座一样,高耸起伏,将画面分割成了数个长短 。它先向右弯,继续前进时又向左倾斜,中间夹有山谷,谷中有一些隐者的重楼 。在接下来的段落里,我们能在山谷里看到更多的房舍,前景可以看到松树,松树林中有一间小凉亭 。观者只有在全心投入,融化在章法之中才会看到画中浮现的精神由于卷轴本身就是用来近视 。
整幅画卷的构图生动而有层次,焦点从前景移动到中景、后景,视线有时被带到远方后,却又立即被拉回到了前景来,山脉与黑色树丛之间蜿蜒迂回的激荡,被后世的画家称之为“开“与”合“ 。第二座主峰继续向斜后方退去,以一道一道平缓的斜坡落入水面,墨色逐渐转淡,终于消失在烟雾里,依然平淡有味,这是元画一贯的特色 。黄公望将全画构图中最热闹的一段放在背景中:从大片的松林中望去,有一位渔夫,另一位则在松林的右边,而松树下的凉亭中有一个人在凝视河中的鹅群 。

桐庐富春江旅游攻略自驾游 富春江山居图



桐庐富春江旅游攻略自驾游 富春江山居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