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工智能更有爱( 二 )


安装智能语音识别软件后 , 徐聪做了他一直以来最想干的事情——参加儿子的家长会 。 “身为父母 , 我很想面对面和老师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 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 让孩子感受到爸爸的爱和关心 。 ”家长会当天 , 徐聪的眼睛一直紧紧地盯着手机屏幕 , 阅读实时转化出来的文字信息 。 当老师讲到重要事项时 , 徐聪就把屏幕上的文字作上标记 。
家长会结束 , 看着爸爸的笔记 , 徐聪的儿子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
这些年 , 像徐聪一样 ,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改善日常生活的残障人士还有很多 。 视力障碍人士可以通过语音轻松控制电器开关 , 不必慢慢地摸索;认知障碍人士可以利用机器算法将冗长的文档分为简洁明了的短句;肢体残疾人士可以装上仿生智能假肢 , 自由活动……“AI技术为残障人士享受生活、拥抱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 希望更多适合我们的科技产品被开发出来 。 ”徐聪对未来充满期待 。
社区里 , 独居老人有了“电子管家”
“家里有‘电子管家’ , 一个人住也安心!”回想起前不久的经历 , 独自居住在安徽省铜陵市幸福社区的王觉芬老人有感而发 。
那天 , 70多岁的王觉芬正在家打扫房间 , 网格员尹辰杰突然来访 。 尹辰杰看上去有些着急 , 顾不得打招呼 , 拉着王觉芬前前后后仔细打量 。 “王奶奶 , 您没什么事情吧?”小尹问 。
“我能有啥事儿?”王觉芬觉得莫名其妙 。
原来 , 就在刚刚 , 尹辰杰收到了社区“电子管家”发来的一条短信:王觉芬已经24小时没有出门 。
王奶奶平时每天会出门买买菜、跳跳广场舞 。 这次因为前一天菜买多了 , 当天就在家没有出门 。 发现是虚惊一场 , 尹辰杰长舒了一口气 。
尽管有这样的误判 , 但“电子管家”的预警起到了提示作用 , 为独居老人的家装上了一道“安全阀” 。
2019年底 , 幸福社区为包括王觉芬在内的10名独居老人安装了智能电子猫眼 , 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预警老人长久不出门或久出未归的情况 , 并实时通知社区工作人员 , 如同为老人配备了一名“电子管家” , 呵护独居老人的安全 。
“我们社区老人很多 , 目前老龄化率约30% , 像王觉芬这样的独居老人有300多户 。 ”幸福社区党委委员、服务中心副主任陶玲说 , “如何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 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 。 ”
“目前 , 利用好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独居老人提供更好帮助还在试点当中 , 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 ”铜陵市数据资源局规划科科长钟坚说 。
除了智能化方向的改进 , 还有其他的问题需要考虑 。 钟坚说:“下一步 , 我们考虑将相关电子设备作为物业增值服务或者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安装 , 希望通过社会救助等渠道 , 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 。 ”(采访人员 申少铁 易舒冉 徐 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