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对月食的解释 张衡解释月食

张衡认为是地球走到月亮的前面把太阳的光挡住了,提出了“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 。”
张衡简介
张衡,字平子 。汉族,南阳西鄂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张衡是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他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 。除此之外,张衡还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后人誉为“木圣” 。
张衡对月食的解释
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篇;魄生于日之所蔽 。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 。众星被耀,因水转光 。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虚 。在星星微,月过则食 。
【张衡对月食的解释 张衡解释月食】译文
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太阳光照到月亮上才产生光 。月亮之所以出现有亏缺的部分,就是因为这一部分照不到日光 。所以,当月和日正相对时,就出现满月 。当月向日靠近时,月亮亏缺就越来越大,直到完全不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