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哪些

1、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哪些1、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2、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
3、重要动力――革命
【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哪些】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
4、重要动力――改革
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 。
5、重要动力――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一是改变了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二是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三是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和思维方式(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 , 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 。
扩展资料
生产力的形成
人们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力,这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能力 , 它标志着解决人的需要与自然界的矛盾的程度以及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内化,人的现实世界的生成和人的主体性的改造与重塑,构成了人和自然的现实关系和现实的生产力 。
生产力作为以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产物、实践能力的结果和每一代人的历史活动的既定前提,对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作用既表现在使人类的物质生产成为可能,又表现在它的不断发展即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社会生产达到新的水平,还表现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将引起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发展动力
一.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及其构成
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要素和矛盾,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些动力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它具有包括:
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社会基本矛盾都在各种不同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
⑵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⑶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⑷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动力.
⑸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⑹人与人的交往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弄清社会基本矛盾含义及其世界观、方法论意义
1.含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它之所以是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
⑴这两对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矛盾,它是其他一切矛盾的根源,规定并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⑵这两对矛盾的交互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它们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⑶这两对矛盾的运动,形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离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辨证发展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肌胆冠感攉啡圭拾氦浆展的最基本的规律.
――中国学网
一.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及其构成
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要素和矛盾,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些动力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它具有包括:
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社会基本矛盾都在各种不同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
⑵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⑶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⑷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动力.
⑸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⑹人与人的交往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弄清社会基本矛盾含义及其世界观、方法论意义
1.含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它之所以是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
⑴这两对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矛盾,它是其他一切矛盾的根源,规定并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⑵这两对矛盾的交互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它们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⑶这两对矛盾的运动,形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离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辨证发展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哪些


2、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在一切社会中都存在的制约社会其他矛盾及其运动的矛盾 。
扩展资料: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
社会基本矛盾是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新的重要范畴,它对人们从总体上考察社会历史,全面地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及其发展变化的基本线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哪些


3、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也进一步体现在经济分配上.以辛亥革命为例,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清政府在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以后,各地被帝国主义列强不同程度的控制和瓜分.为了支付巨额赔款,十多年间,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激增4倍多,各种旧税有一次次被追加,各种巧立名目的新税更是层出不穷.各官吏还要中饱私囊,至使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导致辛亥革命的爆发.
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哪些


4、简答题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哪些(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革命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4)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5)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忠,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哪些


5、说说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哪些方面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 。
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往往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而未能揭示社会历史的真正奥秘 。
唯物史观超越了唯心史观,它没有停留在“精神动力”的层面上认识社会历史,而是透过历史的表象,进一步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辉诖嘶∩闲纬傻纳蜕叵档拿堋⒕没『蜕喜憬ㄖ拿苁巧缁岱⒄沟幕久芎突径Γ桓从谏缁峄久艿慕准抖氛⑸缁岣锩⑸缁岣母锏?nbsp;, 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 。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领域也不例外 。
在社会生活中 ,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其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 。
从社会领域中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社会矛盾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 。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 , 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
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 。
社会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
经济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生产方式 , 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
狭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 。
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
观念结构主要是指以经济结构为基?。⒎从骋欢ㄉ缁峋煤驼蔚纳缁嵋馐缎翁?即观念上层建筑 。
社会基本矛盾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基本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 。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 ,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扩大,各民族的交往越来越多 , 人类历史逐渐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 。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
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 。
作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基础的物质生产存在着双重关系:体现在生产力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体现在生产关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 。
这双重关系犹如社会历史的经纬线,构成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 。
生产力发展既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 。
只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
其次 ,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时,生产力就必然要求改变或变革生产关系,而一旦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状况发生了变化,就会同原有的上层建筑发生矛盾,并要求改变旧的上层建筑 。
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发展又会引发其他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 。
生产关系变革或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受制于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即上层建筑的变化或变革 。
当上层建筑适应新的经济基础时,也就必然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
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只有解决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才能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
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 , 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 。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会导致代表或拥护不同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的阶级之间的矛盾的尖锐化,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进而促使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 。
在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中,社会基本矛盾通常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的 。
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的解决,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
无论是阶级斗争、社会革命,还是社会改革,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 , 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
离开了阶级斗争,就无法理解阶级社会的发展 。
“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 。
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 。”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
阶级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同经济发展过程联系在一起的 。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
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
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 。
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都总是凭借它们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在生产体系中所处的统治地位,对被剥削阶级实行残酷的压榨和掠夺 。
同时,为了维持和加强他们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又必然对被统治阶级实行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
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就不得不起来进行反抗 。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并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 。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
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因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 。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
当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时,即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必然同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形成尖锐的对抗 。
这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才能建立新的社会形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 。
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
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阶级的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迫使反动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 , 不得不调整某些经济关系和政策,使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
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 。
对于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必须从不同时代生产发展的状况、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来说明 。
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片面否认或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 。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
阶级分析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 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 。
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 。
在认识和处理阶级矛盾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 , 区分对抗阶级与非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
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 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判断 。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 。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革命,亦称社会革命,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 , 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 , 推动社会发展 。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推翻奴隶制的新兴地主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的新兴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
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
社会革命是在一定的革命形势下发生的 。
它的爆发既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如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又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如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和群众的发动程度等 。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首先,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
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旧的上层建筑又极力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时,必须通过社会革命这一手段来摧毁或扫除历史前进的障碍 。
其次,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
由于社会革命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革命热情和聪明才智 。
而且,社会革命还能够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 。
最后,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 ,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
马克思主义重视革命的伟大作用,同时也不否认改良作为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为争取劳动者境况的改善所起的作用 。
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 。
因为改良主义主张用改良代替社会革命,不触及社会主要矛盾,因而不可能根本扫除社会发展的障碍,甚至走向革命的反面,成为阻碍革命的绊脚石 。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不仅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为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旧的社会体制的变革 。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 , 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
在一定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 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或手段,来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
社会改革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 , 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等 。
如果说,社会革命适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基本制度问题 , 把生产力从已不能容纳它的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那么 , 社会改革则适用于解决旧的社会体制,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 。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 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
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 。
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
从用新体制代替旧体制并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
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不断破除了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旧观念和旧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 。
科学和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
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 。
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
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 。
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 。
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 。
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
在今天,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日益融为一体 。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
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
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
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
科技发展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使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大大地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 。
其二 , 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
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 , 智能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使人们的劳动方式正在经历着由机械自动化走向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走向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根本性变革 。
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
新的技术革命在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同时,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 。
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 。
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迅速增长,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日益增长 。
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推动生产的分工和协作的广泛发展,并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最终必然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 。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
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 。
伴随科技迅速发展而来的是“知识爆炸”,要求人们不断更新和充实知识 ,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
学习已日益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
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手段,给学习、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
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等手段 , 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 。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为人们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使人们能更多地从事科学、艺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创造性活动 。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
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 。
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的发展,如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
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
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们具有了新的知识理论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能够运用新的理论工具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去研究一系列新现象、新领域、新课题 。
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能在科学技术上不断进?。陀锌赡苁迪稚缁峋玫目缭绞椒⒄?。
事实表明 , 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 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
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 , 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 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 , 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
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 , 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
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 , 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 。
例如,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 , 造成环境污染,在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以及开发利用原子能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等,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
还有一种情形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都能使人们摆脱贫困,并非都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
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 。
世界上的霸权主义者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武器,入侵他国,造成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就是一个例证 。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
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
“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 , 它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 。
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 。
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 , 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 。
当然,如果问题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形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