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商品周转水平的最主要指标是,商品周转次数怎么计算?

1、商品周转次数怎么计算?商品周转率即是指商品从入库到售出所经过的时间和效率 。衡量商品周转水平的最主要指标是: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 。
计算公式为:周转次数=销售额/平均库存额;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周转天数表示库存周转一次所需的天数,计算公式为:周转天数=365/周转次数 。
周转加快直接关系到资金的使用效率的提高,同时库存减少,费用降低 。
商品周转天数包括:
进货在途天数 , 从支付货款之日到商品运到企业所需的天数 。销售准备天数 , 商品到达以后,经过验收入库,一直到具备出售条件为止所需的天数 。
商品陈列天数,指在营业门市部的柜台、货架和橱窗上陈列的数量所折合的天数;保险 (机动) 天数,指为解决各种意外需要而增加的各种机动储备量所折算的天数 。
进货间隔天数 , 指前后两次进货之间的平均间隔天数 。企业在进货前一天,商品储备量最低; 在进货当天,商品储备量最高,因而有最高、最低和平均三种商品周转天数 。
商品周转率即是指商品从入库到售出所经过的时间和效率 。衡量商品周转水平的最主要指标是: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 。计算公式为:周转次数=销售额/平均库存额;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周转天数表示库存周转一次所需的天数,计算公式为:周转天数=365/周转次数 。
一、计算方法
周转次数指一年中,库存(配送中心和店铺)能够周转几次,计算公式为:
周转次数=销售额/平均库存额
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周转天数表示库存周转一次所需的天数 , 计算公式为:周转天数=365/周转次数 。
二、由于使用周转率的目的各不相同 , 可按照下列各种方法,来斟酌变更分子的销售额和分母的平均库存额 。
(1)用售价来计算 。这种方法便于采用售价盘存法的单位 。
(2)用成本来计算 。这种方法便于观察销售库存额及销售成本的比率 。
(3)用销售量来计算 。这种方法用于订立有关商品的变动 。
(4)用销售金额来计算 。这种方法便于周转资金的安排 。
(5)用利益和成本来计算 。这种方法以总销售额为分子;用手头平均库存额为分母,且用成本(原价)计算 。使用此方法,商品周转率较大,这是由于销售额里面多包含了应得利润部分金额的缘故 。
注:周转加快直接关系到资金的使用效率的提高,同时库存减少,费用降低 。
所谓商品周转即是指商品从入库到售出所经过的时间和效率 。衡量商品周转水平的最主要指标是: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 。
周转次数指一年中,库存(配送中心和店铺)能够周转几次,计算公式为:周转次数=销售额/平均库存,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周转天数表示库存周转一次所需的天数,计算公式为:周转天数=365/周转次数 。

衡量商品周转水平的最主要指标是,商品周转次数怎么计算?


2、我在超市工作,想知道毛利、毛利率、周转率、负库存是什么,谢谢!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
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率快,表示存货量适度,存货积压和价值损失的风险相对降低,存货所占资金使用效益高,企业变现能力和经营能力强 。但存货周转率与企业生产经营周期有关 。生产经营周期短 , 表示无需储备大量存货,故其存货周转率就会相对加速 。因此在评价存货周转率时,应考虑各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
 商品周转率即是指商品从入库到售出所经过的时间和效率 。衡量商品周转水平的最主要指标是: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 。
库存(存货)周转次数=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周转天数=365/周转次数 。
利润=商品销售-商品成本
衡量商品周转水平的最主要指标是,商品周转次数怎么计算?


3、效率指标有哪些效率指标主要有经营安全率、商品周转率、交叉比率、每平方米销售额 。
1、经营安全率
经营安全率是判断企业经营的安全率 。这个指标是从企业利润相对大小的角度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 , 其大小反映发生亏损可能性大小 。企业的经营状况可以用企业的经营安全率指标进行粗略判断 。经营安全率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超过盈亏平衡点的程度 。
2、商品周转率
所谓商品周转率即是指商品从入库到售出所经过的时间和效率 。衡量商品周转水平的最主要指标是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 。商品周转率是指商品从入库开始之后,然后到销售的整个过程,经过的效率以及时间 。
3、交叉比率
交叉比率是指毛利率与商品周转率的乘积 。它反映的是连锁企业门店在一定时间内的获利水平 。交叉比率通常以每季为计算周期,交叉及周转率 , 其比率低的优先淘汰商品 。交叉比率数值愈大愈好,因它同时兼顾商品的毛利率数值愈大 , 表示毛利率高且周转又快 。
4、每平方米销售额
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或服务,从购买或接受应税劳务方或服务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
衡量商品周转水平的最主要指标是,商品周转次数怎么计算?


4、配件库存周转天数计算公式存货周转天数反映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 , 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平均余额÷销货成本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360÷销货成本

所谓商品周转即是指商品从入库到售出所经过的时间和效率 。衡量商品周转水平的最主要指标是: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 。
周转次数指一年中,库存(配送中心和店铺)能够周转几次,计算公式为:周转次数=销售额/平均库存,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周转天数表示库存周转一次所需的天数,计算公式为:周转天数=365/周转次数 。
衡量商品周转水平的最主要指标是,商品周转次数怎么计算?


5、财务上什么是周转指标,能为提高管理水平揭示什么财务上周转指标是营运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 。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分析比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这些比率揭示了企业资金运营周转的情况 , 反映了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运用的效率高低 。企业资产周转越快,流动性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 , 资产获取利润的速度就越快 。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由于应收账款是指未取得现金的销售收入,所以用这一比率可以测知公司应收账款金额是否合理以及收款效率高低 。这一比率是应收账款每年的周转次数 。如果用一年的天数即365天除以应收账款周转率 , 便求出应收账款每周转一次需多少天,即应收账款转为现金平均所需要的时间 。其算法为:应收账款变现平均所需时间=一年天数应收账款年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 , 每周转一次所需天数越短,表明公司收账越快 , 应收账款中包含旧账及无价的账项越小 。反之,周转率太?。恐茏淮嗡杼焓?nbsp;, 则表明公司应收账款的变现过于缓慢以及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效率 。
2.存货周转率 。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销售成本/平均商品存货,存货的目的在于销售并实现利润,因而公司的存货与销货之间 , 必须保持合理的比率 。存货周转率正是衡量公司销货能力强弱和存货是否过多或短缺的指标 。其比率越高,说明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公司控制存货的能力越强 , 则利润率越大,营运资金投资于存货上的金额越小 。反之,则表明存货过多 , 不仅使资金积压,影响资产的流动性 , 还增加仓储费用与产品损耗、过时 。
3.固定资产周转率 。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金额,这一比率表示固定资产全年的周转次数,用以测知公司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其比率越高,表明固定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固定资产的闲置越少;反之则不然 。当然,这一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太高则表明固定资产过份投资,会缩短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
4.资本周转率,又称净值周转率 。其计算公式为:资本周转率=销售收入/股东权益平均金额,运用这一比率,可以分析相对于销售营业额而言 , 股东所投入的资金是否得到充分利用 。比率越高,表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 运用效率越高 。但如果比率过高则表示公司过份依赖举债经营,即自有资本少 。资本周转率越低,则表明公司的资本运用效率越差 。
5.资产周转率 。其计算公式如下: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 这一比率是衡量公司总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的指标 。
总资产周转速度的快慢,意味着总资产利用效率的高低 。
财务上的周转指标是指,报告期内净流动资金与净收入之比 , 在财务上用周转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也给之后的经营决策指明方向,哪个方面应该继续再接再厉的、哪个方面不足今后努力的,例如:
1,流动资金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本期投入量合计651万元:
1) 库存现金     0.06万元
2)银行存款    180万元
3 )  应收款        120万
【衡量商品周转水平的最主要指标是,商品周转次数怎么计算?】                   4) 应收款        200万元 
5) 原材料       150.94万元
               2,流动负债包括应付款和应付工资、本期尚欠290万元:
1) 应付款 150万元
  2)应付工资 50万元
3 )  应付税金  90万 元 
3,本期净流动资金投入361万元;
4,本期实现净收合计620万元:
1)主营收入500万元
2)其他收入 120万元
5 , 本期周转率
620万元 /  290万元 = 2.17次;
6,从上述的分析结果看:
1)应收款占用流动资金严重,影响自己周转;
2)其他收入比历史水平有所下将,本期仅实现120万元 , 还有潜力可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