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 , 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植物转基因技术研究中心、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 , 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定点敲除大豆开花调控关键基因GmFT2a和GmFT5a , 创制出更适合低纬度地区种植的突变体材料;同时系统解析了GmFT2a和GmFT5a基因在大豆花期调控中的遗传效应 , 为大豆品种的区域适应性改良提供了新技术、新材料 。 相关研究成果新近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
团队首席、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韩天富介绍 , 大豆对光周期反应敏感 , 绝大多数品种只有在日照长度缩短到一定限度后 , 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 , 进而开花结荚;导致大豆品种北移种植时往往晚花晚熟、生长期延长 , 甚至不能开花或正常成熟;南移种植时则一般表现为过早开花、生长期缩短 , 产量降低甚至不能正常生长 。 这种光周期反应特性使得大豆品种适宜种植区域普遍比较狭小 。 已有研究表明 , GmFT2a和GmFT5a基因是大豆的重要开花促进因子 。
【基因编辑助大豆在南方丰产】团队通过构建GmFT2a和GmFT5a基因的过表达植株 , 并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对GmFT2a和GmFT5a进行定点敲除 , 结合杂交手段 , 创制出单基因和双基因突变体材料 。 研究表明 , GmFT2a和GmFT5a虽然在大豆的花期调控中存在功能互补 , 但在长、短日照条件下的开花促进效应差异较大 。 在短日照条件下 , GmFT2a的开花促进效应比GmFT5a强 , 而GmFT5a在长日照条件下的开花促进效应更强 。 临界光周期对GmFT5a参与的大豆花期调控影响很大 , 超过品种临界光周期日长的条件下 , GmFT5a基因是主要的开花促进基因 , 是使大豆能够适应长日照环境的关键基因 。 研究还发现 , 创制的双基因突变体在短日照条件下平均57.4天开花 , 比野生型晚花约31.3天 , 株高和节数较野生型显著提高 , 单株荚数和粒数也显著增加 , 这为适合低纬度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改良提供了新的基础材料 。
推荐阅读
- 一个基因,让这种动物具有永久繁殖能力
- 拔苗助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拔苗助长我们明白了什么
-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助预防Ⅰ型糖尿病
- 给狗狗剃毛真的可以帮助其散热吗?
-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人类基因组正在衰败
- 睡莲为何能散发迷人香味 我科学家发现关键基因
- 高海拔生活改变的不只是基因
- 千年“基因历史”揭示酿酒葡萄遗传起源
- 一节帮助孩子培养兴趣的美术课!看完我也爱上了画画!
- 新装备助力森林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