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蜂鸟还小!9900万年前琥珀中发现史上最小恐龙


比蜂鸟还小!9900万年前琥珀中发现史上最小恐龙



史前生活不容易, 如果个子小就更不安全了 。 不仅要防范变成大个子的美餐, 还要时刻小心被琥珀封印的危险 。 比如, 一不小心, 就被头顶滴落的树脂击中, 变成化石供后世学者观瞻 。
眼齿鸟生境复原图 | 韩志信绘
编辑 | 刘森 高佩雯(根据通稿内容整理)
3月12日, 中美加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在北京宣布, 在缅甸出产的白垩纪琥珀中发现一只迄今最小的恐龙 。 这只小恐龙个子比蜂鸟还小, 迷你小脑袋上长着超级多的牙齿和奇怪的“大眼眶”, 被称为“眼齿鸟” 。
实际上, 科学家也不知道应该叫它鸟还是恐龙, 因为鸟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在特定的演化时期, 二者之间并无绝对界限 。 这只小恐龙的发现, 对理解恐龙与古鸟类的演化, 尤其是小型化动物的形态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
该研究于2020年3月12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
小脑袋引发大疑惑:到底是鸟还是恐龙?
此次发现的琥珀化石产自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冈谷地, 时代为距今约99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期, 属于晚期的最早期 。 这里被认为是人类能一窥“真实”白垩纪世界的最佳窗口 。
鸟类是恐龙的后裔, 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脊椎动物之一, 大约有10500个种 。 在近1.5亿年的漫长演化历史中, 共历经了白垩纪和新生代两次辐射演化, 其中白垩纪是鸟类演化的重要阶段, 是鸟类从恐龙演化而来的关键阶段之一 。
胡冈谷地的鸟类琥珀包裹体较为丰富, 对了解鸟类演化帮助很大 。
由于标本是一个被包裹在琥珀中的动物头骨, 研究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在不破坏标本的情况下, 获得被皮毛和杂质层层包围的头骨的完整信息 。 科学家们利用高分辨率探测器、偏轴CT扫描和虚拟拼接等技术手段获得了隐藏在琥珀内部的头骨精确的3D结构 。
眼齿鸟头部CT重建图, 可以清晰地看见很多小牙齿 | 论文作者供图
琥珀中的头骨长度仅为14毫米, 相当于一角钱的硬币大小, 这个小小的脑袋上, 长着尖锐的喙部、密集的牙齿和巨大的眼眶 。 更让研究人员感到奇怪的是这个动物的骨骼特征有些地方像恐龙, 有些地方像鸟类, 甚至不能排除这个头骨属于别的四足动物 。
参与研究的专家们都说这个标本太奇怪了, 很难确定具体门类 。 本文作者之一邹晶梅研究员甚至感叹:“这是我有幸研究过的、最奇怪的化石” 。 然而, 在脊椎动物中, 只有鸟类同时拥有尖锐的喙部和巨大的眼眶, 所以专家暂时将该动物归属到鸟类 。
比蜂鸟还小, 也可能是迄今发现最小恐龙
鉴于该标本形态特征与其他所有鸟类都不同, 学者们为其建立了新属新种:宽娅眼齿鸟(Oculudentavis khaungraae) 。
属名“眼齿”代表着标本的特性——硕大的眼睛和密集的牙齿 。 种名“宽娅”则是为了向最初发现并征集此标本的缅甸琥珀收藏家宽娅女士致敬, 她从一名矿工手上买到化石并捐给了博物馆 。 同时这块标本还被起了个昵称“蒂尼·威尼” 。
保存完好的眼齿鸟化石, 现存于虎魄阁博物馆 | 论文作者供图
眼齿鸟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那“娇小”的体型 。 现生的最小鸟类是吸蜜蜂鸟, 体长5.5厘米, 体重不到2克, 而从头骨上来看, 眼齿鸟比吸蜜蜂鸟还要短一些 。 因此眼齿鸟可能是迄今发现体型最小的鸟类 。
近些年的研究已表明, 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在某些方面和恐龙根本无法区分, 因而从广义上来讲, 鸟类也是一种恐龙(勿激动, 勿过分推理) 。 因此眼齿鸟也可能是迄今发现体型最小的恐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