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菌病出没 “听取蛙声一片”或成绝唱( 二 )


舍勒博士说:“壶菌病这一高致命性野生动物疾病,正为地球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推波助澜 。 这种疾病导致全世界大规模的两栖动物灭绝,我们失去了一些非常神奇的物种 。 例如,过去30年来,澳大利亚有40多种蛙类因这种真菌病而数量减少,其中7种已经灭绝 。 ”
该团队的研究表明,由于数量持续下降,在接下来的10到20年内,许多物种仍然面临着由壶菌病导致的极高灭绝风险 。
全球化或是“罪魁祸首”
舍勒博士在《科学》杂志上解释说:“全球化带动的野生动物贸易是造成壶菌病在世界各地肆虐的主要原因 。 目前,人类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让动植物在全球各地流动,将病原体引入新的地区 。 ”
刘宣告诉采访人员,外来两栖动物入侵和气候变化是导致两栖动物壶菌病快速传播和广泛暴发的重要原因 。 牛蛙作为一种全球性入侵物种,其所到之处可以将携带的壶菌传染给当地两栖类动物 。 同时,气候变化可能会改变原本不适合壶菌的栖息地环境,从而促进壶菌病的爆发 。 据悉,刘宣和同事们曾做过一项全球尺度的综合性研究,发现国际活体动物贸易、外来两栖动物入侵和气候适宜性等均在解释全球壶菌侵袭格局中发挥着重要的独立作用,这一结论也在全球不同国家的区域研究中陆续得到证实 。
舍勒说:“从生态系统中去除壶菌非常困难——如果它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很不幸地,它就会存在于那里 。 部分原因是,某些没有被这种疾病杀死的物种,对壶菌真菌产生了抗性,这意味着它们携带真菌并充当它的储存库,因此,环境中的真菌源源不断 。 ”
【壶菌病出没 “听取蛙声一片”或成绝唱】多管齐下减缓物种灭绝
那么,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减缓壶菌导致的两栖动物灭绝速度呢?
舍勒表示,迫切需要改进生物安全和野生动物贸易管制,防止世界各地出现更多两栖动物灭绝事件 。
刘宣遗憾地说:“目前尚没有治愈或缓解两栖类壶菌病的有效方法 。 因此,未来一方面需更加严格地对活体两栖类的国际贸易和入侵两栖类的引种进行监管,降低致死性壶菌菌株在全球各地的传播和扩散;同时应继续加强对已下降两栖类种群的野外监测,并积极尝试和研发新的技术手段开展壶菌病救治方法的研究 。 ”
舍勒说:“了解哪些物种面临风险可以帮助制定未来的研究计划,以制定保护行动从而预防灭绝 。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蛙象征着大自然的生机盎然,象征着人们生活的闲适恬淡:“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期待着政府、科学家和各方能共同努力,让“听取蛙声一片”不再成绝唱,这不仅是为了恢复生态系统的丰富多样,也是让人们多一份生活的诗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