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菌病出没 “听取蛙声一片”或成绝唱


壶菌病出没 “听取蛙声一片”或成绝唱



美洲牛蛙
生活于巴拿马溪流中的漂亮的Pristamantis属青蛙
狐猴叶蛙
巴拿马森林曾是两栖动物的乐园 。 一到晚上,数十种蛙类齐声合唱,颇有一丝“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意盎然 。 然而,短短几年中,一切都变了 。 两栖动物的合唱变得越来越微弱,森林越来越寂静,很多两栖物种开始消失 。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领导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发现,在过去50年,一种真菌病——壶菌病已导致500多种两栖动物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其中90种两栖动物已经灭绝 。
两栖动物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由青蛙、蟾蜍和蝾螈等组成 。
那么,两栖动物的大规模灭绝从何而起?壶菌病又是“何方妖孽”?我们有办法逆转两栖动物灭绝的势头吗?
蛙们都去哪儿了
故事要从上世纪70年代左右说起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宣博士对科技日报采访人员介绍说:“大量证据表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两栖动物正经历着全球性的种群下降和物种灭绝,下降速度之快、受胁物种之广,居各陆栖脊椎动物类群之首 。 相关学者更是把两栖动物的快速下降当成地球史上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标志性事件 。 ”
刘宣解释道,但非常奇怪的是,很长时间以来,科学家找不到导致两栖动物快速下降的原因 。 因为很多两栖动物在远离人类干扰的偏远山区或自然保护区内突然消失,一些解释野生动物濒危的主流假说如栖息地丧失、人类捕杀、气候变化等都无法解释大量的两栖动物下降事件,因此,两栖动物的下降也曾一度被称作一场“神秘的下降” 。
可怕的壶菌彻底毁灭了它们
1989年,在英国肯特大学召开的第一届世界两栖爬行动物学大会上,全球两栖动物下降现象开始引起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 。 科学家们开始纷纷寻找导致两栖动物灭绝的原因 。
据刘宣介绍,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的李·伯杰博士率领的团队,才从采自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山区、哥斯达黎加中南部山区和巴拿马西部福图纳森林保护区内的大量死亡和患病蛙类的皮肤表面发现了一种致命性真菌——壶菌,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探寻两栖动物下降之谜的新窗户 。
之后,南美、北美、中美、欧洲、非洲和亚洲都相继报道了这一疾病,并被推测可能和两栖类下降关系密切;2013年,比利时根特大学的马特尔博士又从火蝾螈的欧洲西北部下降种群上发现了壶菌的姊妹种“蝾螈壶菌” 。 后经不断研究,科学家发现壶菌在全球不同地区分布有不同毒性的菌株 。 自此,壶菌病这一“妖孽现出原形” 。
参与最新研究的首席研究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芬纳环境与社会学院的本·舍勒博士在《科学》杂志撰文指出:“壶菌病是由壶菌真菌引起的一种感染两栖动物的疾病 。 这种真菌在溪流和雨林等潮湿环境中十分活跃 。 壶菌病这种皮肤传染病,彻底毁灭了一些物种,同时导致更多物种的零星死亡 。 ”
刘宣解释称,壶菌病的主要致死机制是可导致病蛙皮肤的电解液交换功能降至正常水平的50%以下,同时,病蛙体内血钾和血钠浓度大大下降,钠钾代谢失衡会进一步影响血管扩张和收缩,使血流减缓和血液循环发生严重障碍,最终导致蛙类心脏骤停 。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在60多个国家发现了壶菌病病例,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澳大利亚、中美洲和南美洲 。 前所未有的两栖动物物种数量下降让壶菌真菌成为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入侵物种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