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视点 在“白色沙漠”书写中国传奇( 二 )


张体军在11年的时间里先后参加了8次南极考察 。 他说 , 南极科考面对的最大风险就是“不确定” , 有时需要“靠天吃饭” , 随时利用好天气连续作战 , 15个小时不眠不休是“家常便饭” 。 作为第三十二次南极考察固定翼工作队的队长 , 他最担心的是“雪鹰601”飞机生病 。 有一次自动驾驶仪出现故障 , 飞机无法按照恒定速度、高度和姿态飞行 , 迫使本该由机器自动控制的部分不得不改由人工操作 。 “长达七八个小时的飞行 , 完全由机组人员手动操控 , 这种劳累和危险非常人能够想象 。 ”
距离中山站600多公里的格罗夫山美丽而凶险 , 到处是陡峭的冰崖和巨大的冰缝 , 稍不留神就可能迷路或跌落深渊 , 但这里恰好又是一座天然实验室 。 方爱民曾率领团队在这里实地考察 。 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户外 , 队员们饿了就从怀里掏出带着体温的酱牛肉吃上两口 。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 , 格罗夫山考察完成了地球化学、冰上地质学、地球物理探测等综合性科考 。
“只有去过南极 , 你才会真正爱上她 。 ”这是不少科考队员们的心声 。 中山站的水暖工王刚毅说 , 南极看起来是一片荒凉之地 , 生活枯燥压抑 。 可当他坐在极夜的苍穹下 , 看流星倏地划过天际 , 看绚丽多彩的极光舞动 , 即使冻得全身发抖 , 也想再多看上几眼 。 他颇为感动地回忆:“有次我在修理水管 , 一只企鹅摇摇晃晃地过来 , 歪着脖子瞅瞅我 , 又看看水管 , 仿佛在说‘你在干吗?’它不见了 , 我会挂念;它一叫 , 我就会马上去找它 。 ”
南极故事的背后 , 始终贯穿一种精神 , 这就是“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 。 “别的国家能做 , 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到!”这种精神在南极科考中代代流传 , 它坚定着队员们的决心——坚决执行命令 , 扎实推进每一项工作;它赋予队员们勇气 , 在严酷的环境中 , 抱定拼搏的信念毫不退缩 , 才能一次次地化险为夷 。
中国人从能在南极生存、能在站区附近观测采样 , 逐渐成为有能力到自己感兴趣、具有科研价值的区域活动
南极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气候最独特、空间最神秘的一片净土 , 也是科学观测数据最匮乏的地区 。 这种“最匮乏”不仅体现在科考站空间分布零散 , 还体现在人类观测的时间很短 。 作为一项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 , 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 为了更好地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 , 我国多年来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
零的突破 。 时间倒回1985年2月20日10时整 , 西南极乔治王岛 , 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的落成典礼在欢呼声中举行 。 首次南极科考队用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 , 提前完成了长城站主体工程 , 创造了让世人惊叹的“南极速度” 。
质的飞跃 。 在接下来的30多年里 , 中山站1989年在东南极顺利落成 , 成为观测研究南极冰盖、冰架、高空大气物理、南极大陆地质、南大洋的理想之地;昆仑站2009年落成 , 它地处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 , 汇聚了冰芯科学、天文学、冰下地质地球物理、大气科学等学科的前沿领域;泰山站2014年落成 , 是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重要的中转站点;罗斯海新站 , 位于东西南极的交界处 , 正在积极推进建站前期准备工作 , 未来将是研究南极岩石圈、冰冻圈的绝佳位置……依托科考站 , 我国南极考察获得综合保障支撑 , 考察活动范围和领域持续拓展 。
建站 , 仅仅是我国南极科考能力提升的缩影 。 时至今日 , 我国已初步建成了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