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视点 在“白色沙漠”书写中国传奇


科技视点 在“白色沙漠”书写中国传奇



中国南极泰山站全貌 。
自然资源部极地考察办公室供图
南极科考队员正在进行样品分类 。
自然资源部极地考察办公室供图
中国南极考察队开展冰上卸货作业 。
自然资源部极地考察办公室供图
从自然资源部传来好消息:春节前曾碰撞冰山的第三十五次南极考察队成功脱险 , 顺利完成后续各项考察任务 , 队员们已搭乘“雪龙”号于3月12日顺利回到上海 。
类似碰撞冰山这样意想不到的挑战 , 只是我国极地科考事业的一个小插曲 。
从1984年我国首次开展南极考察活动算起 , 我国南极科考事业已走过35个春秋 。 今年 , 还恰逢南极中山站建站30周年 , 昆仑站建站10周年 , 泰山站建站5周年……
35年来 , 南极科考经历了怎样的挑战 , 取得了哪些成绩?面向未来 , 南极科考还要做什么?
南极科考 , 始终贯穿“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
铭刻在南极科考史上的 , 是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南极故事 。
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首次建长城站的艰辛 , 长城站首任南极越冬考察队队长颜其德依旧动情 。 由于卸运物资的条件有限 , 首次队必须抢建一座供小艇停靠、汽车能吊运物资的码头 。 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 , 科考队员们毫不犹豫 , 纵身跃入冰冷的海水中 , 抡锤、扶钎、打桩……一组10个人冻坏了 , 就上岸休息片刻 , 另外10人立刻下水接替 。 晚上 , 队员们睡在充气帐篷里 , 每天12点之后收工 , 由于过度疲劳 , 他们往往是一躺下便睡着了 。
南极大陆98%地区被冰雪覆盖 , 内陆冰盖更被称为“生命禁区”“白色沙漠” 。 昆仑站所在区域年平均温度达零下58.4摄氏度 , 是南极冰盖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 , 被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 。 作为我国首任昆仑站站长的李院生 , 于2009年率领内陆队员进行昆仑站的建站工作 。 为了把500吨建站物资从雪龙船运到昆仑站 , 他们曾遭遇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危险:“海冰卸货刚刚开始 , 就有一辆雪地车压塌海冰掉入几百米深海中 , 开车的机械师差点葬身海底 。 ”
当李院生带领车队向南极内陆行进时 , 车队常常十几个小时连续行驶 。 将近1300公里的距离、海拔4100米的冰盖高原、500吨的建站物资、运力严重不足的车队以及极其有限的作业时间……这些就像一组天文数字一样压在内陆队心头 。 “那时开车久了 , 人甚至出现了幻觉 , 行驶在平坦的冰盖上 , 眼前却像有冰山撞过来一样 。 ”
抵达昆仑站后 , 队员们克服严重的低温和高原缺氧困难 , 抓紧时间拼命干活儿 ,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 , 全部时间都用在了作业上 , 打地基、安装钢结构、搭建筑模块等 , 在工程机械极度缺乏、仅靠卡特车自带吊车活动的条件下 , 争分夺秒地建站 。 当终于建好站、队伍撤离昆仑站时 , 李院生拿起对讲机让大家回望一下屹立在冰雪中的昆仑站 , 心里充满了激动和自豪:“看!这是我们中国人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亲手建成的科学考察站 。 ”
提起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的建站前期准备工作 , 第三十四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夏立民对登陆恩克斯堡岛印象深刻 。 他回忆 , 当时队员们被一块漂浮的海冰挡了去路 , 只好借助天然冰面作转运平台 , 将设备送上了岛 。 恩克斯堡岛人迹罕至、砾石遍布、场地坑洼 , 27名科考队员克服了低温、冻土、暴风、强紫外线、设备有限等困难 , 利用南极极昼光照的有利时机 , 争分夺秒 , 仅用25天就完成了原计划50天的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