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大庆5月26日电 (采访人员常钦)26日 , 在黑龙江省安达市 , 松辽盆地大陆深部科学钻探工程即松科二井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 胜利完井 。 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在深部钻探技术和白垩纪陆相古气候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松科二井于2014年4月13日开钻 , 历时4年多时间 , 完钻井深7018米 , 成为亚洲国家实施的最深大陆科学钻井和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成立22年来实施的最深钻井 。 工程取得了地质科技四项重大突破与进展 。
一是创造了深部钻探技术四项世界纪录 , 实现了两项重大突破 。 创造了311毫米大口径连续取心最长、三种不同口径单回次取心最长四项世界纪录 。 在世界上首次研发并成功应用大口径一次取心成井等技术 。 成功研发抗高温钻探技术 , 创造国内最高温度(241℃)条件下钻进的新纪录 。
二是发现了松辽盆地深部页岩气和地热能两种清洁低碳能源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 在盆地深部断陷沙河子组和火石岭组(3350米以深)地层中发现页岩气气测异常43层 , 累计厚度102米 , 甲烷占全烃组分平均含量的86% 。 在井深4400米—7018米发现150℃—240℃高温干热岩体和2层含高放射性元素铀异常地层 。
三是获得了白垩纪陆地古气候演变规律的三项重要证据 。 首次在全球实现了对白垩纪(距今1.45亿到0.65亿年)最完整、最连续陆相地层厘米级高分辨率的精细刻画 , 首次重建了白垩纪陆相百万年至十万年尺度气候演化历史 , 发现了大规模火山爆发排放二氧化碳引发陆相气候剧烈波动的重要信息 。
四是取得了基础地质研究三项重大进展 。 建立了松辽盆地陆相地层标准剖面——“金柱子” , 构建了盆地早期基底双向汇聚、后期伸展反转的陆内盆地演化新机制 , 提出了多期海侵事件造成盆地有机质更加富集的新认识 。
【亚洲最深科学钻探井完井 入地7018米】《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27日 01 版)
推荐阅读
- 除了科学家和宇航员,孩子们的梦想还有这些,家长肯定没有想到!
- 我国科学家刷新暗物质探测灵敏度
- 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出港海试迎来大考
- 日本属于哪个洲的国家 日本属于亚洲
- “中国天眼”旅游火了,会不会影响科学探测?
- “科学”号开启麦哲伦海山之旅
- 赞!上半年,这些科学新成果或改变你我生活!
-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成果令人振奋 精神让人感动
- 科学家简单画法简笔画怎么画步骤教程
- 德南极考察站科学家首次成功培育出无土无光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