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叛逆的孩子如何教育


对于叛逆的孩子如何教育



“我早就告诉你不要在喷泉里玩 , 这下冻感冒了吧?活该!”——动妈今天回家 , 在小区的喷泉不远处碰到一位妈妈在训斥打喷嚏的小男孩儿 。 接下来看看如何对待叛逆的孩子?
小区的音乐喷泉每天开放时间是19:00-20:30 , 每次喷泉一开 , 就会有好多孩子在里面跑来跑去 , 还有很多孩子会穿着雨衣和雨靴玩着水枪 。
我们很多人知道孩子在喷泉的水柱里玩耍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 , 但是好像很多父母并没有特别在意此事 , 仍旧会由着孩子性子来 。
和动妈一起的一位朋友小声地说:“她这是不是就是自然后果法?”
朋友家里有一个5岁的女孩 , 平时我们会一起交流一些育儿知识和育儿理念 , 大多数时候我们彼此交流的都是一些实际生活中应有的小“手段” , 很少会交流育儿理论概念 。
听到朋友说出“自然后果法”这个词 , 我愣了一下 , 然后告诉她:“这个不能算是自然后果法 , 只能算是借题发挥 。 ”
何谓“自然后果法”?
“自然后果法”最早是由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的一种教育方式 。 这种教育方式主要是基于少年儿童的理智尚处于所谓“睡眠”状态的观点而来的 , 在卢梭的观点中反对对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 也反对对他们施以严酷的纪律和惩罚 , 主张让儿童通过体验其过失的不良后果去认识错误 , 吸取教训 , 学会服从“自然法则” , 自行改正 。
换句话说就是 , 主张的是让孩子们体验自己的行为造成的的后果 , 并从中学习或反思到一些知识 。
这种教育方式是好的 , 但是我们很多父母在实际应用中却很容易走向误区 , 让“自然后果法”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
“自然后果法”不需要大人的强调和干预
很多父母在使用“自然后果法”时会不可避免的带着情绪 , 借题发挥 。 毕竟孩子哪里不舒服或者惹出了什么麻烦 , 作为父母得总是会不自觉的担心或帮忙处理问题 。
就好比动妈和朋友遇到的这位妈妈 , 她训斥孩子“我早就告诉你不要在喷泉里玩 , 这下冻感冒了吧?活该!”就是处于自己作为妈妈对孩子的担心 , 只是心情不好 , 所以语气上也不好而已 。
只不过这位妈妈的“借题发挥”会把责难、羞辱或痛苦的情绪附加到孩子原本能够自然而然地获得的体验上 , 让孩子把注意力从体验后果 , 总结因果关系转移到了应对父母的情绪上 。
在使用“自然后果法”时 , 我们需要注意:自然后果法是指自然而然发生的事 。 其意义在于 , 孩子的行为本身产生了不愉快的体验 , 孩子从事情发展的结果中体验后果 , 总结因果关系 , 从而自发修正自己的不恰当行为 。 这个过程不需要大人的强调和干预 。
使用“自然后果法” , 父母要做就事论事
所谓的“就事论事”就是 , 父母不干预过程 , 不评论结果 , 不打击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 , 不破坏亲子关系 。
很多小孩子喜欢吃零食 , 吃多了零食就吃不下饭 , 然后过了饭点又喊着“饿”了要吃饭 。
如果对于这类孩子 , 家长想使用“自然后果法” , 就可以和孩子提前约定好“如果你吃了零食 , 吃饭时不吃饭 , 过了饭点饿了也没有吃的” , 并且要坚持这个约定 , 无论孩子到时候是哭还是闹 , 都不能吃饭 , 只能告诉他“这是我们约定好的 , 真的没有饭可以吃了” , 如果孩子还是闹 , 可以问问告诉孩子离下一顿饭还有多久 , 可以做哪些事情 , 他想做点什么 。 总之 , 这顿饭是不能给他吃的 , 不然就失去了“自然后果法”的意义(我个人认为 , 当妈妈的很少有人难能坚持下来这个——看着孩子饿的难受 , 还要坚持约定 , 太难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