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的典故 东山再起的典故是谁

东山再起的典故:东晋政治家谢安在年轻时就已经成名,朝廷屡次征召谢安入朝为官,他一概推辞 。后来有官员认为谢安历年不应征召,应该禁锢终身,谢安便放浪于东部的名胜之地 。直到谢氏的权势受到了很大威胁,谢安才有了做官的志趣,其后被征召入朝,竭力辅政,最后官至宰相之职 。
东山再起的意思
东山再起常用于比喻一个人在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典故的主人公是中国东晋时期政治家谢安 。“东山再起”出自《晋书·谢安传》,《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 。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
原文为: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
谢安的介绍
【东山再起的典故 东山再起的典故是谁】 谢安字安石,是东晋时期政治家、名士 。谢安出身于名门世家,是太常谢裒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堂弟 。谢安少年时,得到名士王濛及宰相王导的器重,已在上层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朝廷最初征召谢安入司徒府,授任他佐著作郎之职,都被谢安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