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原文、作者,王珪《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

1、王珪《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 金陵怀古原文:怀乡访古事悠悠 , 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 , 人心无复更风流 。
金陵怀古翻译惜迟
金陵繁华多少事,都不过是历史中的一笔 , 我独自登上了江城的高处,只见满目萧然,凄清寒凉 。一只飞鸟飞过,身后一缕细烟飘散在江边 。几片帆船在风雨中向下游飘去,可是游子的归舟?晚风吹来 , 红叶萧萧作响 。寒云惨淡,沉沉的压着旧楼 。故国亡去,失去故园的凄凉有谁知道?人心怎么还能像以往一样,自在潇洒呢?
金陵怀古鉴赏注:王珪时任 北宋 左相,写作此诗 北宋 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
首句破题,兼点时、地 。为排解乡思而怀古 , 但往事如烟,相隔久远 , 难以追寻 。独自踟蹰江边古城,扑入眼帘的只有萧索的秋景 。「悠悠」、「独上」、「满目秋」,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并与尾联的「故国凄凉』『谁与问」形成呼应 。
中间二联,即承接「独上江城满目秋」,着力描写诗人眼中的秋光 。晚烟凄迷中,一只水鸟孤零零地落在僻静无人的沙洲上 。秋雨淅淅沥沥,江面上稀落地飘零著几片帆影 , 驶向归途 。萧瑟的晚风,把山麓层林的红叶吹得七零八落 。暗淡的寒云密布低空,阴沉沉地似乎要把古城压垮 。一句一景 , 犹如四幅画屏,物象虽不同,却同是淡墨素彩,集中反映了秋光的萧瑟,创造了一个寥落清冷的意境 。
中间二联,融情于景,锻字炼句,显出作者艺术匠心 。用「萧萧」「惨惨」修饰「暮吹」与「寒云」 , 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景,寒云惨淡,也写出了作者的心绪; 「惊」运用拟人手法 , 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压」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 。
尾联归结全诗 , 为金陵秋景图点睛 。这历史上虎踞龙盘、人杰地灵的雄都 , 如今竟一派凄凉,无人过问;登临此地,谁也没有往日那种激扬分发、踌躇满志的风情气韵 。「故国凄凉」应「江城满目秋」 , 「谁与问」应「独上」 。「人心无复更风流」,由以上种种风物,水到渠成地诱发出了不吐不快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深的忧思 。
北宋 立国不久,逐渐形成积弱集贫的局面 。时任左相的作者 , 对国势日益衰微,感触必深 。「故国凄凉」未必只是吊古之思 , 很可能是感慨国势的时代悲愁的曲折反映 。
这首诗格调的寥落沉郁,与昂奋进取的盛唐气象迥然有别 。宋朝 立国不久 , 逐渐形成积贫积弱的痼疾,旨在缓和危机的王安石变法,虽部分地达到了「富国」的目的,但「强兵」的效果甚微 。元丰四年、五年(1081—1082)同西夏进行两次战争,都惨遭失败 。第二次的「永乐之败」,丧师二十万,神宗「临朝痛悼,为之不食」(《宋史纪事本末》卷四十) 。当时王珪在朝身任左相,对国势日益凌夷,感触必深 。《金陵怀古》的「故国凄凉」之叹,未必只是一般的发吊古之思,很可能是感慨国势的时代悲愁的曲折反映 。
诗词作品: 金陵怀古诗词作者:【 宋代 】 王珪诗词归类: 【怀古】

金陵怀古原文、作者,王珪《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


2、金陵怀古作者是谁诗名:金陵怀古
六代兴亡不用哀,登临胜有凤凰台 。
江山形势寒潮去,人物升沉夕照来 。
白鹭洲边沙雁叫,乌衣巷口野花开 。
翠微亭外秦淮柳,为问青青几度栽 。
金陵怀古原文、作者,王珪《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


3、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
桂枝香·金陵怀古 -作者:王安石
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 , 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 后庭遗曲 。
译文: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 。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 。
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遥想当年、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 。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 。
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 。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 , 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 。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
原文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临川盐阜岭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 , 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 。作品大都收集在《王临川集》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 , 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金陵怀古原文、作者,王珪《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


4、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翻译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 , 星河鹭起 , 画图难足 。
念往昔,繁华竞逐 , 叹门外楼头 , 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
翻译:我登上城楼放眼远望 , 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 。千里澄江宛如一条白练 , 青翠山峰像箭簇耸立前方 。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 , 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 。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 , 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丹青妙笔也难描画这壮美风光 。
遥想当年 , 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 。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 。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 。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 。时至今日,商女们时时地还把《后庭花》遗曲吟唱 。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
桂枝香金陵怀古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
上阕“登临送目”四字领起,为词拓出一个高远的视野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 , 因为是六朝故都,乃称“故国”,“晚秋”与下句“初肃”相对 , 瑟瑟秋风,万物凋零,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 。此时此景,登斯楼也,则情以物迁,辞必情发 , 这就为下片的怀古所描述的遥远的时间作铺垫 。
金陵怀古原文、作者,王珪《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


5、《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 《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1龙虎地,繁华六代犹记 。红衣落尽,只洲前,一双鹭起,秦淮日夜向东流,澄江如练无际 。
白门外 , 枯杙倚,楼船朽橛难系 。石头城坏,有燕子衔泥故垒 。倡家犹唱后庭花,清商子夜流水 。
卖花声过春满市 。闹红楼,烟月千里 。春色岂关人世 。野棠无主,流莺成对,街入临春故宫里 。
翻译
金陵乃位居险要之地,盘龙卧虎,历经六朝风雨 。曾经行人流连的荷塘莲叶今已凋枯殆尽,只有那白鹭洲上一两只正在起飞徒增荒凉的白鹭而已 。秦淮水东流,长江练无际 。
金陵城外断木残桩遍地 , 即使有高大的楼船或战船也无法系桩停泊 。今日的金陵已是满身疮痍、处处狼藉,只有燕子衔泥筑巢 。歌女唱着《后庭花》,不知亡国之痛的人们仍在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
街市人声鼎沸 , 红楼热闹,烟月千里 。春色岁岁虽然有,与人世变幻有何干系呢?野棠无主花散落,流莺对对 , 飞入那临春阁阁 。
注释
红衣:指荷叶,喻舞衣或舞裙 。
白门:金陵 。
枯杙:指枯断之木橛 。
临春:陈后主为自己荒唐无度的生活建造的三阁之一的“临春阁” 。
赏析
《西河》属三叠慢词 , 这是作者次韵北宋周美成(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的一首和作 。它抒发了明清易代以后作者出自内心的黍离之悲、亡国之痛 。
上片总写号称六代豪华的金陵古城已经破败不堪 。念昔日之盛叹今日之衰 , 为全首词定下了沉痛哀伤的基调 。
首句起笔擒题,令一个三字句“龙虎地”,即以诸葛亮的赞语“钟阜龙盘 , 石城虎踞”突出古城金陵乃位居险要、气象万千之地 。“六代繁华犹记” , 这是对古城过去的繁华作空自回顾 。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皆在金陵建都,曾出现那些帝王统治下的繁华景象,故称六化豪华,可是今日词人眼下的金陵城已经“红衣落尽 , 只洲前,一双鹭起”了 。唐赵嘏《长安晚秋》中有“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红衣”指荷叶,喻舞衣或舞裙,故此处写荷塘莲叶今已凋枯殆尽 , 喻指当时六朝弦歌妙舞的盛况今已不复存在 , 留下来的只是白鹭洲上一两只正在起飞徒增荒凉的白鹭而已 。
末了,“秦淮日夜向东流,澄江如练无际” 。承上句写秦淮水东流,长江练无际,将当时金陵萧条冷落所引起的伤感进一步泼露笔端,犹如李后主词“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伤怀哀怨之声 , 给人以“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沉痛感觉 。
全词中段,进一步写今日古城荒芜败落的景象,可谓词人情绪的铺展和延伸,伏而后起 。
“白门外,枯杙倚” , 首先一笔 , 绘出金陵城多为东倒西歪的断木残桩 。“白门”即金陵;“枯杙”即指枯断之木橛 。仅此一物,就突出了古城的败落萧条 。用笔之精,可见一斑 。继而“楼船朽橛难系”,说明由于到处是朽木残桩,即使有高大的楼船或战船也无法系桩停泊 。比之于宋周美成词作中的同韵同句--“断悬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无论写景抒情均有过之而无不及 。加上“石头城坏,有燕子,衔泥故垒”一句,整个金陵已是满身疮痍、处处狼藉 , 破败不堪了 。昔之六朝胜地 , 雄称盘龙卧虎的名城,今已沦为楼航战船难系、城堡垒窝的亡都,其亡国之痛全然溢于词中 。而末句“倡家犹唱后庭花,清商子夜流水”,这是作者感情的崛起,“后庭花”乃南朝陈后主所创的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清商子夜”则是南朝的《清商曲》《子夜曲》 。这里词人将晚唐杜牧的政治讽刺诗《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揉进自己的词中,对不知亡国之痛、陷于靡靡之音、过着纸醉金迷生活的人们表示了无比的激愤!
全词末段,首句“卖花声过春潮满市,闹红楼,烟月千里”,写古城沦亡以后一种虚假的繁荣 。紧随一句“春色岂关人世” , 道出了虚假繁荣的端倪;春色岁岁虽然有 , 与人世变幻有何干系呢?春色掩饰不了古城沦丧以后的惨状 。
最后“任野棠无主,流莺成对,衔入临春故宫里”,这是作者用典作结束 。“临春”乃陈后主为自己荒唐无度的生活建造的三阁之一的“临春阁” 。词人写野棠无主花散落,为流莺衔入“临春”里,运用想象借南朝陈叔宝这个亡国之君的败迹,隐含哀而鉴之的嗟叹 。
纵观全词 , 作者没有直抒胸臆 , 而是通过写景抒发感情 , 即写古城破败景象抒发亡国之恨 。因为作者毕竟不是李后主和陈后主 , 荒唐误国哀伤得直不起腰来;他痛父殉于国难 , 能终身不仕新朝 , 所以 , 一咱幽怨交加之情、哀而鉴之之心表现在词中,可谓为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和作 。
《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2菩萨蛮令·金陵怀古原文 :
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 。缥凤不来游,台空江自流 。
下临全楚地,包举中原势 。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 。
诗词赏析:
康与之的《菩萨蛮令·金陵怀古》则由金陵昔日龙虎地、今朝狐兔眠的沧桑巨变 , 进行深刻的历史反思 , 对于南宋小朝廷奉行逃跑主义和妥协政策发出扼腕之叹 。时至南宋灭亡之际 , 金陵怀古词作更多沦亡之苦、黍离之悲 。陈允平的《西河》(形胜地)虽然和韵周邦彦同题之作 , 但是却充满着“梦醒觉非今世”的悲绪,显得格外凄清迷惘 。
《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3金陵怀古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
翻译
金陵繁华多少事,都不过是历史中的一笔,我独自登上了江城的高处,只见满目萧然,凄清寒凉 。
一只飞鸟飞过,身后一缕细烟飘散在江边 。几片帆船在风雨中向下游飘去,可是游子的归舟?
晚风吹来,红叶萧萧作响 。寒云惨淡,沉沉的压着旧楼 。
故国亡去,失去故园的凄凉有谁知道?人心怎么还能像以往一样,自在潇洒呢?
译文
金陵繁华多少事,都不过是历史中的一笔,我独自登上了江城的高处,只见满目萧然,凄清寒凉 。
一只飞鸟飞过,身后一缕细烟飘散在江边 。几片帆船在风雨中向下游飘去,可是游子的归舟?
晚风吹来,红叶萧萧作响 。寒云惨淡,沉沉的压着旧楼 。
故国亡去,失去故园的凄凉有谁知道?人心怎么还能像以往一样,自在潇洒呢?
鉴赏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
首句破题,兼点时、地 。为排解乡思而怀古,但往事如烟,相隔久远,难以追寻 。独自踟蹰江边古城,扑入眼帘的只有萧索的秋景 。“悠悠”、“独上”、“满目秋”,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并与尾联的“故国凄凉’‘谁与问”形成呼应 。
中间二联,即承接“独上江城满目秋”,着力描写诗人眼中的秋光 。晚烟凄迷中,一只水鸟孤零零地落在僻静无人的沙洲上 。秋雨淅淅沥沥,江面上稀落地飘零着几片帆影,驶向归途 。萧瑟的晚风,把山麓层林的红叶吹得七零八落 。暗淡的寒云密布低空,阴沉沉地似乎要把古城压垮 。一句一景,犹如四幅画屏,物象虽不同,却同是淡墨素彩,集中反映了秋光的萧瑟,创造了一个寥落清冷的意境 。
中间二联,融情于景 , 锻字炼句 , 显出作者艺术匠心 。用“萧萧”“惨惨”修饰“暮吹”与“寒云”,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景,寒云惨淡,也写出了作者的心绪; “惊”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压”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 。
尾联归结全诗,为金陵秋景图点睛 。这历史上虎踞龙盘、人杰地灵的雄都,如今竟一派凄凉,无人过问;登临此地 , 谁也没有往日那种激扬分发、踌躇满志的风情气韵 。“故国凄凉”应“江城满目秋”,“谁与问”应“独上” 。“人心无复更风流”,由以上种种风物,水到渠成地诱发出了不吐不快的感慨 , 体现了诗人深深的忧思 。
北宋立国不久 , 逐渐形成积弱集贫的局面 。时任左相的作者 , 对国势日益衰微 , 感触必深 。“故国凄凉”未必只是吊古之思,很可能是感慨国势的时代悲愁的曲折反映 。
这首诗格调的寥落沉郁,与昂奋进取的盛唐气象迥然有别 。宋朝立国不久 , 逐渐形成积贫积弱的痼疾 , 旨在缓和危机的王安石变法,虽部分地达到了“富国”的目的 , 但“强兵”的效果甚微 。元丰四年、五年(1081—1082)同西夏进行两次战争 , 都惨遭失败 。第二次的“永乐之败” , 丧师二十万,神宗“临朝痛悼,为之不食”(《宋史纪事本末》卷四十) 。当时王珪在朝身任左相 , 对国势日益凌夷,感触必深 。《金陵怀古》的“故国凄凉”之叹,未必只是一般的发吊古之思,很可能是感慨国势的时代悲愁的曲折反映 。
《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4原文: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
英雄一去豪华?。?惟有青山似洛中 。
诗词赏析:
金陵是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的古都,隋唐以来,由于政治中心的转移,无复六朝的金粉繁华 。金陵的盛衰沧桑 , 成为许多后代诗人寄慨言志的话题 。一般咏怀金陵的`诗,多指一景一事而言,许浑这首七律则“浑写大意”,“涵概一切”(俞陛云《诗境浅说》),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
诗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小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灭,隋军攻陷金陵,《玉树后庭花》曲犹未?。?金陵却已末日来临,隋朝大军直逼景阳宫外 , 城防形同虚设,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 。这是金陵由盛转衰的开始,全诗以此发端,可谓善抓关键 。
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 。“松楸”,坟墓上的树木 。诗人登高而望,远近高低尽是松楸荒冢,残宫禾黍 。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
前两联在内容安排上采用了逆挽的手法:首先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然后补写引起这种遥想的眼前景物 。这就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捩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 。
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 。这里,“拂”字、“吹”字写得传神,“亦”字、“还”字写得含蓄 。“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 。“晴亦雨”意味着“阴固雨” , “夜还风”显见得“日已风” 。“江豚”和“石燕” , 象征历史上叱咤风雨的人物,如尾联所说的英雄 。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
尾联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 。英雄 , 指曾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 。金陵和洛阳都有群山环绕,地形相似,所以李白《金陵三首》有“山似洛阳多”的诗句 。“惟有青山似洛中”,就是说今日的金陵除去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 , 其余的一切都大不一样了 。江山不改,世事多变,令人感慨万千 。
这首怀古七律,在选取形象、锤炼字句方面很见功力 。例如中间两联,都以自然景象反映社会的变化,手法和景物却大不相同:颔联采取赋的写法进行直观的描述,颈联借助比兴取得暗示的效果;松楸、禾黍都是现实中司空见惯的植物,石燕和江豚则是传说里面神奇怪诞的动物 。这样,既写出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形象 , 又烘托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浪漫主义气氛 。至于炼字,以首联为例:“残”和“空”,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一文一武,点染出陈亡之前金陵城一片没落不堪的景象:“合”字又以泰山压顶之势 , 表现隋朝大军兵临城下的威力:“王气终”则与尾联的“豪华尽”前后相应,抒写金陵繁华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读来令人不禁怅然 。
《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5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 。
台倾鳷鹊观 , 宫没凤凰楼 。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 。
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
注释
苍苍:苍白色 。
帝王州:指金陵曾为六朝古都 。
列宿:指天上的星宿 。
霸业大江流:意思是古代的帝王霸业已似江水一般逝去 。
绝:冲断 。
驰道:《三辅黄图》: “驰道,天子所行道也 。”
古丘:指六朝时的陵墓 。
台倾鳷鹊观:意思是鹪鹊观楼台已倾坏 。一鹩鹊观,六朝时所建宫室,今无考 。
宫没凤凰楼:意思是凤凰楼宫室荒投 。凤凰楼,在凤凰山上 。南朝宋元嘉年间所建 。
清暑:清暑殿,在台城内 , 晋孝武帝所建 。虽暑月尤有清风,故以为名 。
芳园罢乐游:意思是乐游园里已经没有了游乐 。芳园 , 指游乐园,在覆舟山南 , 北连山筑台观,苑内造正阳、林光等殿 。
玉树:即《玉树后庭花》 。
注释
苍苍:苍白色 。
帝王州:指金陵曾为六朝古都 。谢眺诗《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
列宿:指天上的星宿 。
霸业大江流:意思是古代的帝王霸业已似江水一般逝去 。
绝:冲断 。
驰道:《三辅黄图》: “驰道,天子所行道也 。”
古丘:指六朝时的陵墓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有“晋代衣冠成古丘力”诗句 。全句意思是古墓已坏,长满松树 。
台倾鳷鹊观:意思是鹪鹊观楼台已倾坏 。一鹩鹊观,六朝时所建宫室 , 今无考 。
宫没凤凰楼:意思是凤凰楼宫室荒投 。凤凰楼,在凤凰山上 。南朝宋元嘉年间所建 。因有风集此 , ·赦名 。
清暑:清暑殿,在台城内,晋孝武帝所建 。虽暑月尤有清风,故以为名 。(见《景定建康志》)
芳园罢乐游:意思是乐游园里已经没有了游乐 。芳园 , 指游乐园,在覆舟山南,北连山筑台观,苑内造正阳、林光等殿 。
玉树:即《玉树后庭花》 。
赏析
月光照着南京,诗人不尽悲从中来 。星星还是那几颗星星,而金陵的王气却像东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路之尽头是浩淼的湖水,古墓上的苍松翠柏老态龙钟;昔日那么繁华的妈鹊观、凤凰楼、清暑殿和乐游苑,也都荒废残破,少有人来 。萧瑟的秋风中,还可以听到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 。
金陵自三国东吴以来,连续是好几个朝代的首都 , 在帝王将相的经营下,它的繁华程度和消费水平达到了顶点 。东晋在这里定都以后 , 建造清暑殿,重楼复道,是夏天乘凉的好地方 。南朝宋修驰道,一直通到玄武湖 , 长达十余里 。凤凰山上有凤凰楼,覆舟山下有乐游苑,从山南到山北 , 排列着大大小小的宫观台榭 。南朝齐诗人谢眺作诗说:“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 。”可见它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
在作为政治中心的金陵,文学艺术也发展繁荣起来 。这首先是因为皇帝的提倡,而且好几位皇帝就是文学家或艺术家,在他们周围聚集了大批文士;其次也因为金陵地处江南,民歌流行,艺术土壤丰厚,滋养出华丽璀璨的艺术之花 。
但这一切都成为过去 。面对着傲岸的诗人李白,只剩下萧瑟的秋风和素净的月光 。秋风里,隐隐传来《韦树后庭花》的乐声,这种靡靡之音,这种亡国之音,这昭示着金陵衰落原因的曲子,现在还在被人唱着!
《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6【内容】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
【赏析】:
金陵(今江苏南京)从三国吴起,先后为六朝国都,是历代诗人咏史的重要题材 。司空曙的这首《金陵怀古》,选材典型,用事精工,别具匠心 。
前两句写实 。作者就眼前所见,选择两件典型的景物加以描绘,着墨不多,而能把古都金陵衰败荒凉的景象,表现得很具体,很鲜明 。辇路即皇帝乘车经过的道路 。想当年,皇帝出游,旌旗如林,鼓乐喧天,前呼后拥,该是何等威风!如今这景象已不复存在,只有道旁那饱览人世沧桑的江枫,长得又高又大,遮天蔽日,投下浓密的阴影,使荒芜的辇路更显得幽暗阴森 。“江枫暗”的“暗”字,既是写实,又透露出此刻作者心情的沉重 。沿着这条路走去,就可看到残存的一些六朝宫苑建筑了 。“台城六代竞豪华”,昔日的宫庭,珠光宝气,金碧辉煌,一派显赫繁华,更不用说到了飞红点翠、莺歌燕舞的春天 。现在这里却一片凄清冷落,只有那野草到处滋生,长得蓬蓬勃勃,好象整个宫庭都成了它们的世界 。“野草春”,这“春”字既点时令,又着意表示,点缀春光的唯有这萋萋野草而已 。这两句对偶整齐,辇路、宫庭与江枫、野草形成强烈对照,启发读者将它的现状与历史作比较,其盛衰兴亡之感自然寄寓于其中 。
接下去,笔锋一转,运实入虚,别出心裁地用典故抒发情怀 。典故用得自然、恰当,蕴含丰富,耐人寻味 。
先说自然 。庾开府即庾信,因曾官开府仪同三司,故称 。庾信是梁朝著名诗人,早年在金陵做官,和父亲庾肩吾一起 , 深受梁武帝赏识 , 所谓“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 。诗人从辇路、宫庭着笔来怀古,当然很容易联想到庾信,它与作者的眼前情景相接相合,所以是自然的 。
再说恰当 。庾信出使北朝西魏期间,梁为西魏所亡,遂被强留长安 。北周代魏后,他又被迫仕于周,一直留在北朝,最后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 。他经历了北朝几次政权的交替,又目睹南朝最后两个王朝的覆灭,其身世是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动乱变化的 。再说他长期羁旅北地,常常想念故国和家乡 , 其诗赋多有“乡关之思”,著名的《哀江南赋》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诗人的身世和庾信有某些相似之处 。他经历过“安史之乱”,亲眼看到大唐帝国从繁荣的顶峰上跌落下来 。安史乱时,他曾远离家乡,避难南方,乱平后一时还未能回到长安,思乡之情甚切 。所以,诗人用庾信的典故 , 既感伤历史上六朝的兴亡变化,又借以寄寓对唐朝衰微的感叹,更包含有他自己的故园之思、身世之感在内,确是贴切工稳,含蕴丰富 。“伤心”二字,下得沉重 , 值得玩味 。庾信曾作《伤心赋》一篇,伤子死,悼国亡,哀婉动人,自云:“既伤即事,追悼前亡,惟觉伤心……”以“伤心”冠其名上,自然贴切,而这不仅概括了庾信的生平遭际,也寄托了作者对这位前辈诗人的深厚同情,更是他此时此地悲凉心情的自白 。
这首诗寥寥二十字,包蕴丰富 , 感慨深沉,情与景、古与今、物与我浑然一体 , 不失为咏史诗的佳作 。
《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7蟾宫曲·金陵怀古
记当年六代豪夸,甚江令归来,玉树无花?商女歌声 , 台城畅望,淮水烟沙 。问江左风流故家,但夕阳衰草寒鸦 。隐映残霞,寥落归帆 , 呜咽鸣笳 。
创作背景
此曲当作于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当时卢挚在江东道廉访使任上 。他来到金陵 , 登台远眺,眼见当年显赫一时的王、谢歌台,只剩下残阳下衰草凄迷,寒鸦哀鸣 。面对着那寥落归帆,耳听着那呜咽胡笳,他感慨万分 , 写出了这支曲子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记得六朝时的金陵,是多么显耀豪华!为何江令归来以后,竟满城衰败无花?隔江犹听亡国歌女的声声卖唱,台城远望秦淮河水的渺渺烟沙,问金陵旧时的豪门如今都在哪里?只见夕阳斜照下的一片枯草,飞来飞去的几点寒鸦;残霞掩映中的寥落归帆,伴着呜咽悲凉的胡笳 。
注释
双调:宫调名 。十二宫调之一 , 双调为元曲常用宫调 。
蟾宫曲:曲牌名,属北曲双调 。小令兼用 。又名“折桂令”“步蟾宫”“东风第一枝” 。
六代:指三国时的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 , 它们都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城,历史上合称“六朝” 。豪夸:竞相夸耀奢侈豪华 。
江令:指江总,陈代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东)人,仕梁、陈、隋三朝 。陈时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然而他却不理朝政 , 日与孔范等陪侍陈后主游宴后宫,制作艳词,荒嬉无度,时号“狎客” 。
玉树无花:即指由陈后主亲自创作的曲子《玉树后庭花》 , 它历来被看作是亡国之音 。
商女:歌女 。
台城:六朝时的禁城,三国时期为东吴后苑所在 , 遗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畔 。
江左:即江东,今江苏一带 , 此专指金陵 。风流故家:指六朝显赫一时的王、谢家族 。
赏析
这是一支小令 , 是一首寓意深刻的怀古之作 。全曲内容共分三个层次 。
开头三句为第一层,缅怀往昔 。一般文人登临怀古 , 都是触景生情,面对江山发思古之幽情 。这首小令一开始就将读者引入千年前的历史氛围中:“记当年六代豪夸,甚江令归来,玉树无花?”在金陵建过都城的六个朝代,都竞相夸耀自己奢侈豪华 。这层曲的意思是 , 在这六朝竞相夸耀奢侈豪华的金陵,当年陈朝的江总 , 回来后为什么再也听不到《玉树后庭花》的歌曲了呢?这就是说,六代的最后一个王朝 , 已是繁华销歇,江河日下,并隐含有责备陈代君臣无度、误国害民的弦外之音 。
接着三句为第二层,写作者似仍沉浸在历史的反思之中,耳边仍萦绕着歌女们《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 。当登上台城纵情眺望之时,他眼前便展现出一片辽阔无垠的江淮原野 。这就是:“商女歌声,台城畅望,淮水烟沙 。”以上三句化用刘禹锡《台城》诗:“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 , 只缘一曲《后庭花》” 。
最后五句是曲子的第三层,作者面对如画的大好河山,生发无限感慨 。这一层曲词的意思是 , 试问当年世代相传的大贵族世家哪里去了?只剩下夕阳、衰草、寒鸦 , 一派深秋的黄昏景象 。在晚霞的映照下 , 大江之中,归帆点点,凄凉寥落,胡笳呜鸣,显然已是元代蒙古人的天下!故国之思尽在不言中 。这几句写得情景交融 。
【金陵怀古原文、作者,王珪《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综观这首词,含蓄凝练,工丽精巧,引用典故也顺应自然 , 显示了卢挚散曲创作明白如话、生动清丽的艺术风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