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划分,季节划分是什么呢?

1、季节划分是什么呢?季节划分为气候统计法:
春季,为3 , 4,5月 。
夏季,为6,7,8月 。
秋季,为9,10,11月 。
冬季,为12,1 , 2月 。
这种四季分类法,比较适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
天文季节相关:
以天文为依据划分的季节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倾斜于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即黄道面) , 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 , 呈规律性地每年循环一次 。
每年相同的月份,各地大体上出现各固有的气候特征 。在温带地区,通常把接受太阳辐射最多,即最炎热的时段称为夏季,接受太阳辐射最少,即最寒冷的时段称为冬季 , 它们之间的过渡时段称为春季和秋季 。
如: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 , 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 。南半球温带地区,则9~11月为春季,12月至次年 2月为夏季,3~5月为秋季,6~8月为冬季 。
中国古代多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而欧洲和北美洲的很多国家则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初日 。天文季节虽然有气候意义 , 却没有把地理和天气的因素考虑在内 。

季节划分,季节划分是什么呢?


2、四季是怎么划分的?按照气象划分法,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 。是指地球一年的四个季节,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所产生的结果 。
我们的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的同时,也在绕自身的地轴自转,不过地轴并不垂直于公转轨道面 , 而是有一个23度27角分的倾角 。正是因为这个倾角的存在,才会使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
扩展资料:
一、四季简介:
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 。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 , 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
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 。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 , 尤其是生物适应最为明显 。
二、二十四节气:
春季:
2月3–5日交节 
[立春(节气),黄经315度];
2月18–20日交节
[雨水(中气),黄经330度];
3月5–7日交节 
【季节划分,季节划分是什么呢?】[惊蛰(节气) , 黄经345度];
3月20–22日
交节[春分(中气),黄经 0 度];
4月4–6日
交节 [清明(节气),黄经15度];
4月19–21
日交节[谷雨(中气),黄经30度];
夏季:
5月5–7日
交节 [立夏(节气),黄经45度];
5月20–22日
交节[小满(中气),黄经60 度];
6月5–7日
交节 [芒种(节气),黄经75度];
6月21–22日
交节[夏至(中气),黄经90 度];
7月6–8日
交节 [小暑(节气),黄经105度];
7月22–24日
交节[大暑(中气),黄经120度];
秋季:
8月7–9日
交节 [立秋(节气) , 黄经135度];
8月22–24日
交节[处暑(中气) , 黄经150度];
9月7–9日
交节 [白露(节气),黄经165度];
9月22–24日
交节[秋分(中气),黄经180度];
10月8–9日
交节 [寒露(节气),黄经195度];
10月23–24
日交节[霜降(中气),黄经210度];
冬季:
11月7–8日
交节 [立冬(节气),黄经225度];
11月22–23日
交节[小雪(中气),黄经240度];
12月6–8日
交节 [大雪(节气),黄经255度];
12月21–23日
交节[冬至(中气),黄经270度];
1月5–7日
交节 
[小寒(节气),黄经285度];
1月20–21日
交节 [大寒(中气),黄经300度]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四季
百度百科-春夏秋冬
季节划分,季节划分是什么呢?


3、四季如何划分的?1、春季
春天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一般所指时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至立夏期间,即农历一月至三月 , 公历2月-5月,南半球是公历9月下旬~12月下旬定为春季 。春季的显著特点是万物出现复苏的迹象,气候多变 。
2、夏季
夏季的开始时间时立夏节气 , 结束时间时立秋节气,即农历的四月至六月,公历5月初至8月初 。夏季的显著特征是气温高 , 但因为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夏季的气候各部相同,同时 , 夏季也是农作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 。
3、秋季
秋季的时间是立秋至立冬这段时间,即农历的七月至九月,公历8月至10月 。进入秋季之后 , 其典型特征就是降雨和湿度都有明显的下降,自然界中的万物开始出现萧条成熟的迹象 。
4、冬季
冬季从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开始,并以立春结束 , 其时间是农历的十月至十二月,公历11月至2月初 。冬季的显著特征就是万物开始进入休眠状态,我国多数地区天气寒冷,动物会休眠 , 候鸟会飞到温暖的地方过冬 。
其他四季的划分方法
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 。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
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
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
4、农历划分法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 。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 。
5、候温划分法
这种划分法是以候(五天为一候) 。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 。
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 。从10℃升到22℃是春季,从22℃降到10℃是秋季 。四季的划分, 地球上不仅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气候也是不同的 。
季节划分,季节划分是什么呢?


4、季节如何划分?1、节气法:24节气中的“立春”(2月4日)定为春季的开始,“立夏”(5月5日)定为夏季的开始,“立秋”(8月7日)定为秋季的开始 , “立冬”(11月7日)定为冬季的开始 。
2、农历划分法: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 。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 , 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 。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 。
3、物候法:物候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可采用当地某种植物在何时展叶或开花作为季节始末的指标植物 。如在广州 , 以马尾松花芽膨大为春季的开始,以苦楝开花始期为夏季的开始,以野菊花开花始期为秋季的开始 。
4、气温法:以候(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上升至10摄氏度为春季的开始,稳定上升至22摄氏度为夏季的开始;以候平均气温稳定下降至22摄氏度为秋季的开始,稳定下降至10摄氏度为冬季的开始 。
5、气象划分法: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 。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
季节划分,季节划分是什么呢?


5、四季是怎么划分的四季有以下七种划分方法:1、阳历划分法:春季:3、4、5月(北半球)或者9、10、11月(南半球)夏季:6、7、8月(北半球)或者12、1、2月(南半球)秋季:9、10、11月(北半球)或者3、4、5月(南半球)冬季:12、1、2月(北半球)或者
6、7、8月(南半球) 。2、中国特有的农历划分法:春季:1、2、3月,夏季:4、5、6月,秋季:7、8、9月,冬季:10、11、12月 。3、节气划分法:春季:立春-立夏,夏季:立夏-立秋,秋季:立秋-立冬 , 冬季:立冬-立春 。4、气候划分法:连续五日候平均气温在22℃以上为夏季,连续五日候平均气温在10℃以下为冬季,五日候平均气温由10℃左右升为22℃左右为春季 , 五日候平均气温由22℃左右降为10℃左右为秋季 。5、天文划分法;春季:春分-夏至 , 夏季:夏至-秋分,秋季:秋分-冬至,冬季:冬至-春分 。6、气象划分法:连续五日平均气温在22℃以上为夏季 , 连续五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为冬季,五日平均气温由10℃左右升为22℃左右为春季,五日平均气温由22℃左右降为10℃左右为秋季 。7、季度划分法(有点像中国特有的农历划分法):第一季度即春季:1、2、3月,第二季度即夏季:4、5、6月 , 第三季度即秋季:7、8、9月 , 第四季度即冬季:10、11、12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