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无反微单 单反、无反、微单( 二 )


2008年9月 , 松下DMC-G1的登场拉开了无反时代的序幕 。到了2013年10月 , 索尼全画幅微单A7、A7R的出现 , 让无反相机拥有了与高端单反相机相同的画质基础 。在今天 , 单反、无反、固定镜头相机已经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 。
取景从单反到微单
从胶片单反到数码单反 , 相机的结构并未发生太大改变 , 感光元件只承担了“成像”一个作用 。而在无反相机中 , 感光元件则身兼多职 , 不仅手握对焦、测光、成像大权 , 偶尔也会客串下“快门”的作用 。因为功能上“All-in-One” , 相机可以更轻薄、更小巧、更便宜 。因为没有反光板 , 拍摄中就没有明显的震动和噪音 。因为感光元件直接负责对焦功能 , 所以高像素下的对焦精度也能得到保证 。
这里还要必须提到相位/对比度混合检测AF技术 。在无反相机诞生初期 , 对焦性能是比较孱弱的 , 大部分产品只能做到拍摄不拖后腿 。距离指哪打哪 , 运动物体跟踪拍摄还有不小的距离 。从2012年开始 , 不少无反相机都加入了相位/对比度混合检测AF技术 , 也就是通过感光元件上的特殊像素 , 实现相位检测对焦 , 大大提高了对焦速度 。
索尼A6000、A5100 , 三星NX1、NX500、奥林巴斯E-M1等都能在拍摄运动对象时提供媲美中高端单反相机的对焦表现 。特别是具备4D对焦的索尼A6000、A5100 , 不仅对焦速度快、精度高 , 覆盖范围和适用性(光圈支持和视频支持)都是现有产品中最好的 。
就今天的情况来说 , 我们还不能断言单反结构已经过时落后 , 无反结构一定会取代单反结构 。但有一些使我们能够确定的:
1、无反相机和单反相机 , 最主要差别在于结构和取景方式 。在感光元件规格相近、镜头素质相当的情况下 , 无反相机和单反相机在画质表现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别 。
2、无反相机是电子取景 , 接近最终成像的所见即所得;单反相机是光学取景 , 接近人眼的所见即所得 。两种取景方式的体验不同 , 对于普通记录者来说 , 电子取景呈现的信息更丰富、更灵活 。
3、无反相机比单反相机更轻便、更小巧 , 对于普通家庭用户来说 , 在生活记录、旅行拍摄中的负重更小 。
4、无反相机通过感光元件进行对焦 , 精度更高 , 几乎不会出现跑焦问题 。
5、随着电子前帘和全电子快门技术的发展 , 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无反相机实现全静音拍摄 。

单反无反微单 单反、无反、微单

依然是因为索尼推出全画幅微单相机并且拥有了完备的全画幅镜头群(FE系列镜头已有13款 , 新的A7RII相位检测对转接A卡口镜头也提供了良好支持) , 无反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风景、建筑、人像领域专业拍摄者的认可 。可以预见 , 无反相机今后会变得更加大众化 , 而单反相机则会变得小众、高端 , 主要面向体育、生态等专业领域 。
总的来说 , 对于大多数拍摄者来说 , 选购相机时可以不用在意是单反还是无反 。与结构相比 , 体积、性能、功能、镜头群才是我们更需要关注的 。如果您购买相机的主要目的是日常记录、旅行拍摄 , 那么更小巧、更易用的无反相机应该是首先考虑的对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