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ideology),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 。ideology这个字是德崔希伯爵(count destutt de tracy)在十八世纪末的时候所创造,用来界定一种「观念的科学」(science of ideas) 。意识形态是一个诸种观念和表象(representation)的系统,它支配着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群体的精神 。是个体与其真实的生存状态想像性关系的再现 。
展开全部意识形态,属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 。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 。人的意识形态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价值取向等等因素影响 。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认知也不同 。
6,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历史的概念有哪些 【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 认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现实的个人”,不是指单纯的个人,而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着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马恩强调:“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这里所说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一定物质界限、前提和条件,包括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着的社会物质环境、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关系等,所以,“现实的个人”是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着的“现实的历史的人”,而不是“单纯的人自身” 。作为唯物史观前提的“现实的个人”,处在自然和历史的交汇点上,是自然进化的终结和历史创造的开端,因而也就成为一切历史过程和社会关系的前提 。在其身上,浓缩着人和自然、个体和类的最简单、最基本和最普遍的关系,而任何撇开了这种关系的“人”的观念,只能导致把历史创造活动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无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观念人”,或者具有利己主义动机的“经济人”,都是历史活动的产物,而不是历史活动的前提 。可见,把握“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有两个关节点:一个是自然和历史,另一个是个体和类 。“现实的个人”不是“自然人”,他的生存条件连同他的本性都是其实践的结果,因而他是历史的;然而“现实的个人”又不等同于“现存的个人”,或者说,“现存的个人”只是“现实的个人”的一种形态,它总是被历史超越的,而现实的个人则是一切历史活动的绝对前提,是不可能被历史所超越的 。同样,“现实的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必然与他人形成各种联系并因而总是属于一定社会形态的个人;“现实的个人”也不是没有个体性的共性人,而总是以有着非常具体个性的自主活动类型为其表现形式 。可以说,“现实的个人”是真正科学抽象意义上的人,是人和自然、个人和类之间最基本、最本质关系的规定 。“现实的个人”是自然进化和历史创造、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矛盾体,包含着历史进化过程的基本矛盾,说到底,“现实的个人”就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或劳动的人 。
7,怎么理解意识形态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属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 。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 。人的意识形态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价值取向等等因素影响 。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认知也不同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早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有对唯物史观所作的经典表述 。这一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规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推荐阅读
- 认识自己教案
-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 小班教案《认识大小》
- 三年级第三单元认识了什么的种子
- 蚂蚁为什么认识寻找食物的路径
- 德意志是哪几个国家
- 曹操是如何认识澜的
- 每六个人就认识一个人是什么理论
-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是什么
-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