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摩拜解锁城市之美

摩拜单车是靠什么盈利的?
如果一个生意没有以盈利为目的,那么它一定就是在耍流氓,这一句话也很快得到了印证 。O2O单车很火,除了mobike之外,ofo、小鸣和小蓝单车都是我们常见的共享单车 。现在在地铁口、在公司楼下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似乎它们在经历着去年O2O打车火热的局面 。也有很多人开始会怀疑,在经历了一大波的融资烧钱之后,O2O共享单车是否回想打车一样被用户抛弃 。
要了解这个问题就需要对O2O单车的运营模式和利润来源进行可能性探讨,或许这是它们未来的盈利之路 。共享单车的运作模式首先来讲一讲O2O单车的的运作模式:与打车软件相同,O2O单车都在开始前期获得相对不错的风险投资,对产品进行初步的布局以及尝试 。在完成产品研发和以后开始布局部分市场,mobike就非常迅速的完成了动作,成为第一批O2O单车的厂商,在完成第一批的布局之后,他们的钱也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
它们的盈利模式第一是选择继续融资(与网约车一样),第二种则是自主造血(自己挣钱),共享单车的最大不同就是它的造血能力要比网约车强,因为它能够从用户手中收取押金,例如小蓝单车的押金是99元,每辆单车的造价是1000元(只是一个例子),10位用户的押金就足以再生产一量小蓝单车,而随着单车数量的增加,更多方便、更方便的取车可以吸引新用户加入 。
当然了,O2O单车还有另外一个收入渠道,那就是广告:除了在APP的打开页面加入广告之外,自行车车身可以植入硬广(前期不这么做是为了用户体验) 。最后说这个租金问题,现在很多的O2O单车的半小时租金是0.5元,一般以半小时起跳,按照正常的使用频率,一辆车一天可以得到一定的收入 。按照小蓝单车在发布会上所给出的数据来看,平均每练车一天的使用次数大约是5次,可以获得最少5块钱的租金(资深用户才能享受0.5元半小时) 。
摩拜的用户数为什么一直在减少?
谢谢邀请!今天恰好在头条里看见了一篇新闻:“ofo活跃用户规模稳居第一,摩拜总使用次数下滑超34%” 。说实话,看见这个标题的时候,我还是很诧异的,因为34%的下滑,可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滑坡了 。而且之前我也看到过很多关于ofo和摩拜的新闻,ofo的活跃用户和覆盖率一直超过摩拜 。但是每次我看到这样的文章都很疑惑,因为以我所在的城市为例,大街小巷我都能看到骑摩拜单车的人,而路边停的小黄车虽然也不少,但总是东倒西歪,外观磨损也很明显,骑它的人明显比摩拜更少 。
换句话说,“路上走的摩拜多,路边停的ofo多”,当然,这只是以我所在的城市为例 。但有这种看法的不止我一人,同事和朋友都是这样认为的 。作为单个消费者,我无法从宏观角度来评论为何“摩拜的用户数一直在减少”,我只能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我是一个摩拜用户,一个多月前因为要找工作,所以偶然在微信上注册了摩拜单车,此后一直开始使用 。
关于ofo和摩拜的舒适度问题,因为我只骑过摩拜,所以没有资格评论 。单从摩拜来说,我并没有觉得它很重、不好骑,而且可能正是因为它厚重的结构外表,导致它被破坏的情况比较少,车体外观的干净程度看起来要比ofo好很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我选择了摩拜而非ofo 。不过我另一个同事,他就同时骑过ofo与摩拜,因为他到公司要骑行很长一段上坡路,因此他很鲜明的认为,ofo比摩拜更轻,同一段上坡路,ofo的骑行体验明显好于摩拜 。
而骑行过程中是否更舒适,是用户选择两个不同品牌的重要依据之一 。摩拜的注册资金为299元,而ofo只需要199,在这方面ofo明显强于摩拜 。不要小看了这100块钱,很多用户就是因为ofo便宜的这100块,很可能就会选择ofo,这应该也是ofo用户比摩拜更多的原因之一 。但我个人始终认为,单车这种在公路上骑行的交通工具,安全是最重要的,后期的维护也不应该给城市管理者和市民带来更多麻烦 。

推荐阅读